第892章 先天 (第3/3页)
武时期的齐太师。
这个名字像一道惊雷,在他脑海里炸开。
他从小听着关于这位“二皇帝”的传说长大。
当年乾武时期,乾武皇帝兵发三路,征薛延陀,征草原十八部,征吐蕃,还要应对世家之患。
是这位齐太师以雷霆手段稳定朝局,权倾朝野,无论是谁都要让他三分。
后来这位太师却突然销声匿迹,世人都以为他早已不在人世,却没想到,他竟一直隐居,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李隆基看着眼前的老者,突然觉得有些陌生。
八十二岁年纪,本该是含饴弄孙的岁月,可他身上那股无形的威压,却比朝堂上任何一位重臣都要慑人。
他不敢想象,这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手里到底藏着多少底牌。
那些散布在各处的旧部?那些隐藏在市井的眼线?还是……连他都不知道的秘密力量?
忌惮吗?自然是忌惮的。甚至比忌惮太平公主更甚。
太平公主再厉害,终究是他的亲姑姑,手段再狠,也脱不开皇室的圈子。
可齐太师不一样,他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没人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他能助自己登基,自然也能轻易将自己拉下马。
可他又不得不信他。没有齐先生,就没有今日的李隆基。
当年平定韦庶人,若不是齐先生运筹帷幄,他早已成了刀下亡魂。
更何况,若齐先生真有篡位之心,何必等到今日?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在他手握兵权的时候,有的是机会。
“陛下在想什么?”齐先生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开口。
李隆基回过神,拱手道:“先生,朕……只是在想,该如何报答先生的恩情。朕欲封先生为帝师,辅佐朝政,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齐先生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沧桑,几分释然:“老臣已是风中残烛,经不起朝堂的风浪了。”
“陛下有雄才大略,只需按本心行事,自然能开创盛世。”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老臣这就告辞了。”
李隆基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心里空落落的。
长安城里飘起了第一场雪。
太平公主的府邸张灯结彩,夜夜笙歌,她似乎笃定了这位新皇帝不过还是那个从前的毛头小子,翻不出什么浪花。
而李隆基则深居宫中,每日与姚崇、宋璟等心腹商议政事,对外则表现得沉溺于音律书画,对朝堂之事不闻不问。
有人嘲笑他懦弱,有人惋惜他被压制,只有李隆基自己知道,他在等。
转眼便是新年。按照惯例,新帝继位次年需改元。
李隆基在紫宸殿召集群臣,宣布改元“先天”。
“先天者,先天地而生,万象之始也。”李隆基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目光扫过阶下的群臣,平静却带着力量,“朕以冲龄,承继大统,当以先天之气,开万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