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90章 乾武遗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90章 乾武遗响 (第2/3页)

的呐喊:“乾武精神,永世不忘!

    那时李隆基才惊觉,这些人效忠的不是他这个太子,而是这枚刻着锤镰的兵符,以及不是他们这一支的乾武皇帝。

    “老师,今日在朝堂上,父皇又准了姑姑的奏请,将河西节度使换成了她的女婿。”

    李隆基在石凳上坐下,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烦躁,“照此下去,不出半年,边军将领怕是都要成她的亲信了。”

    齐先生抬眼看向他,浑浊的眼睛里忽然闪过一丝锐利:“殿下觉得,河西节度使见到这枚兵符,会认谁的账?”他将兵符递过来,铜符入手冰凉,仿佛还带着岁月的寒意。

    李隆基接过兵符,指尖触到那交叉的锤镰,忽然想起去年在洛阳见到的旧档。那是卷被虫蛀的《乾武实录》,里面记载着一件奇事——当时的武皇帝在位期间既不祭天封禅,也不修建宫苑,反倒让工匠铸造了百枚锤镰兵符,分发给边军将领,说“天下兵马,当为苍生而战,非为一人一姓”。

    老臣受先帝嘱咐‘若后世有乱臣贼子祸国,便以此符召天下忠勇,清君侧,安黎民’。”

    李隆基心中一震。他自幼听的都是“武周篡唐”的故事,说武则天如何鸩杀亲子、屠戮宗室这些比较多。

    贞观乾武盛世离他太远了。

    可那日羽林卫将士的狂热不会作假,老卒手中泛黄的拓片不会作假,这枚兵符能让桀骜的将军俯首帖耳,更不会作假。

    那些在乾武朝分到土地的流民记得,那些因武皇帝改革而免除苛税的农户记得,更重要的是——军中将士记得。

    “陛下说过,锤头代表工匠,镰刀代表农夫,这天下本就是他们的天下。”

    “当年他靠着这两样东西,让流民成了士兵,让荒地长出了粮食。”

    李隆基忽然想起齐先生常说的“乾武气象”。

    说那时长安的城门彻夜不关,贩夫走卒敢在朱雀大街上争论朝政。

    说陇右的士兵能和将军同吃一锅饭,论功行赏时只看战绩不看官阶。

    说商队带着各国货物赶来,不是因为畏惧强权,而是因为乾武朝的市集最公平,税赋最轻薄。

    “可这些……与如今的局势有何关联?”李隆基握紧了兵符,铜符的棱角硌得掌心发疼。

    “殿下以为,太平公主为何敢如此跋扈?”齐先生反问,“因为她觉得,天后称帝在前,女子掌权并非不可;因为她觉得,朝堂上下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