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380章 争议 (第1/3页)
《情系海边之城》也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拍摄非常顺利,至少目前来说,仅从拍摄进度和顺畅度来说,是相当的顺利的。
至于“侄子”跟两个女朋友的互动戏份,也就是朱亿龙和景田还有杨密的戏份,曹阳直接就给安排到了最后再拍。
是的,最后。
是真正的最后,排在“侄子”开冰箱崩溃大哭,以及男主角偶遇前妻推着婴儿的戏份之后。
至于原因。
对杨密和景田的说法是,让她们跟着剧组多学习、多实践,以便能发现自身不足及时改正,为将来的演绎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则是曹阳怕这点简单的戏份NG太多,影响大家的心境。
戏份拍摄的顺利,但演员方面却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朱亿龙还好说,他目前就是个小小的北电在校生,拍戏之余表现的沉默寡言,一副生人勿进的样子,大家也就以为这是他原本性格如此。
也就曹阳时不时跟他聊一下天,并且还吩咐秦佩玲老师,多关心一下他,怕他真抑郁了。
秦佩玲老师是从北电请来的专门研究入戏之后情绪疏导的老师,拥有北师大的心理学博士学位,是学校最近这几年才引进的人才。
这里所说的引进人才,并没有贬低的意思。
当下才2007年,大学本科专业也就刚刚开始扩招没多久,这年代能考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事。
秦佩玲老师03年就拿到了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学位,她考大学那会,大学都还没扩招呢,她这个博士学位的含金量还是非常足的。
秦老师觉得这趟跟着剧组还是非常值得的。
至于原因嘛,当然是剧组里目前有三个让她非常感兴趣的人。
一个是北电的学生朱亿龙,另一个就是鼎鼎大名的国际巨星程龙了。
最后一个,是国际大导演北电的门面曹阳了。
秦老师当年的博士课题,就是研究比较“偏门”的演员入戏后的心理特征的,再加上在北电任教的这几年,她自认为自己对于“入戏”还算有不少经验的。
但是,这次的跟组,让她有种大开眼界之感。
“入戏”见多了,如此“入戏”的,还真不多见。
入戏是个很复杂的话题,若是让秦老师讲的话,怕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不过,如果不用方法派和体验派来区分,只用最简单能听得懂的话来概括的话,入戏可以分成渐进式入戏和极端式入戏。
渐进式入戏就是演员熟读剧本了解剧情,并且随着剧组的磨合逐渐“沉浸”到角色里去。
也不是每个演员都能进入角色的,需要一定的演技支撑。
这种渐进式入戏对演员几乎没什么伤害,拍完戏不多久就能缓过来。
极端式入戏那就很极端了,演员会完全沉浸在角色里,甚至认知都会出现问题,以为自己就是角色本人,非常难出戏。
极端式入戏后,对演员的影响非常大,小到受剧情影响,爱上演对手戏的演员,大到抑郁、精神分裂,甚至有走极端的倾向。
秦老师觉得,程龙和朱亿龙不像是渐进式入戏,单看他们两个在镜头前表演完,就算不拍也像是完全沉浸在角色里,这就有些极端式入戏的意思了。
另一点的佐证,就是他们在镜头前演起来,完全都不像是演的,感觉就像是真人真事一样。
再结合电影剧情,总感觉他们俩就是电影中的人物在重复自己!
这简直比极端式入戏还极端——极端式入戏只是感情完全投入,并一定代表他们演的有多好多逼真多自然。
可要说他们是极端式入戏吧,也不像。
极端式入戏有个很明显的点,就是分不清戏里和戏外。
程龙和朱亿龙看起来像是极端式入戏,但秦佩玲跟他们两个每天都有不少交流,他们能分清戏里和戏外,知道自己在拍电影,完全是清醒的。
作为北电的老师,秦佩玲肯定是知道曹阳善于调教演员这一点的。
她以前一直认为曹阳是通过对演员不断的讲解,不断的排练,以便让演员尽早入戏,甚至是刚拍摄就能入戏。
她曾在田庄庄拍摄《圣殇》时关注过,老田就是这么做的。
老田用了差不多三个月时间不断的重复讲戏,从而让演员完全理解了“角色”,理解了剧本,最终达到了“入戏早、演得好”。
从“一脉相承”上来看,曹阳导演也应该是如此才对。
但是,现实却完全不是这样。
秦佩玲还从老顾和曹阳的一些老班底那里打探消息,从而得知,曹阳导演“调教”过的所有演员,全部都是镜头前沉浸在角色里,不拍时完全有自主认知。
这就让秦佩玲非常惊讶了。
因此,对曹阳也就越发好奇起来,并且还像发现了宝藏一样,觉得要是能以此写一篇论文的话,绝对能让业内惊叹。
秦佩玲像是发现了“新玩具”一样,每天都要跟程龙和朱亿龙谈话。
可是,程龙的状态,却让他的团队和家人开始担忧。
程龙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