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0章:成败一举!《功夫熊猫》上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80章:成败一举!《功夫熊猫》上映! (第3/3页)



    所以,当时入股幻梦视界,就相当于现在入股量子科技。

    当然,要付出的代价就是。

    接下来索尼要全面支持量子手机在日本市场的占领。

    对于高端手机来说,全球四大重要市场,中国,美国,日本,欧洲。

    中国算是林逍的主场?

    日本是索尼的主场,美国算是德州仪器的市场。

    至于欧洲那边,吴灵兮虽然推动了ARM公司入股量子科技,但这家公司对于消费市场影响力不大,也不能提供渠道。

    所以届时可能还真需要索尼爱立信提供一定的渠道支持。

    当然,这未必能行。

    因为索尼爱立信和索尼集团的立场,不是完全一致的,更别说里面还夹杂着一个爱立信。

    ………………………………

    中国是不是林逍的绝对主场?

    现在,有点未知数的感觉。

    这一场大辩论,大讨论,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了。

    双方都在发力,而且越来越激烈。

    那林逍恢复了名誉了吗?

    不知道,或许还没有。

    因为这个时候,公知的舆论话语权太强了。

    博客,人人网,MSN已经成为了最大的观点输出地。

    尽管脸书的流量才是最高的,才是用户最多的,但是对方体系仿佛才是高逼格的,掌握着所谓的高端话语权。

    闪电系这边,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该输出的观点,也已经输出完毕了。

    甚至,闪电集团内部都已经有计划,全面收购新浪,直接从根本上掌握观点的最大输出地。

    2005年的时候,盛大曾经竭尽全力要收购新浪,不过最终失败了。

    然而,此时的闪电集团在资本力量是远超2005年时候的盛大。

    只不过这个计划,最终还是被否了。

    几乎是刚刚出现这个苗头,就立刻遭到了对方强烈无比的对抗。

    至少在表面声势上,对方依旧更加强势。

    但是,闪电集团内部又有人提出来,不要忽视沉默的大多数人。

    发声的只是一部分群体,因为他们掌握有话语权和舆论权。

    绝大部分人,他们心中有立场,但是却无法表达,但是关键时刻他们会用行动来表达。

    而《功夫熊猫》或许就会成为这个风向标。

    如果说《末日行》还不能算是中国电影,那《功夫熊猫》应该要算了吧。

    东方幻梦工作室总共几百号人,超过三分之二是中国人。

    而且这部电影从剧本,到故事背景,到角色设定,就完全是是中式的。

    甚至这部电影的主导演黄为民先生,就是百分之百的中国动画导演。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一个制作人,李·昂克里奇是索尼用高薪从皮克斯工作室挖来的。

    但是在林逍的绝对坚持下,这部动画的导演就直挂了一个人的名字。

    所以,是不是真的有沉默的大多数站在林逍这边?

    关键是要看《功夫熊猫》的票房了。

    依旧和《辐射3》一样,《功夫熊猫》全球上映日期都定为12月14日,唯独中国定在12月13日。

    依旧是中国优先。

    只不过,《辐射3》哪怕是中国优先,而且里面已经有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但在中国的销量依旧很一般,在全球总销量中微不足道。

    《功夫熊猫》会不会重蹈覆辙?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上一部《饥饿游戏》在中国市场票房,也就是一般般,被视为二狗教主在中国神话的终结。

    《辐射3》的中国销量,也仿佛印证了这个观点。

    而在林逍的计划中,这部电影不但要提升中国电影工业,还要抬高中国电影天花板的。

    为了这个目标,甚至还稍稍修改了剧情,使得《功夫熊猫》的情绪更加激昂,更加热血了,就是像《哪吒》学习。

    但最终结果会如何?

    林逍也不知道了,甚至现在没有人知道。

    ……………………………………

    只不过,在全球市场,尤其在北美市场,索尼影视砸下了前所未有的宣传成本,在几个月前就进行看狂轰滥炸的宣传。

    而国内市场,也差不多。

    只不过砸钱宣传的不是索尼,而是闪电娱乐和博纳影业。

    在国内的宣传攻势,宣传成本,远远超过了当年的《末日行》。

    这几个月时间,使得国内对这部电影,完全是人尽皆知。

    总成本超过3.5亿美元(制作加宣传),全球最贵电影。

    制作周期,整整三年零九个月。

    参与这部电影的工作人员,超过了千人。光是核心东方幻梦的工作人员,就超过了三百人。

    靠着这部电影,中国电影工业几乎是从无到有,搭建了3D动画体系。

    甚至去年这部电影已经完成了,索尼哥伦比亚的人非常满意,二狗教主不满意,独断专行把它打回去重做,使得成本几乎翻倍。

    等等等,这部电影的幕后故事,也全部被揭露。

    然后,双方阵营也因为这部电影,进行了一两个月的骂战。

    左边认为,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里程碑,是这些年突破电影市场天花板的最大希望。

    一旦成功了,中国电影市场将急剧扩容,很快就会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朝着北美市场快速接近。

    一旦失败,那几年之内,可能也看不到市场升级的希望。

    而右边则认为,这完全是一种道德绑架,爱国绑架。

    这部电影虽然有大量的中国背景,但是它的主要制作方还是好莱坞团队,二狗教主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

    完全和《末日行》一样,彻头彻尾是一场卑鄙的爱国营销。

    仿佛你不看这部电影,就是不爱国。

    但如今国内的民众,已经不是三年前了,他们的视野已经变了,他们已经会独立思考了。

    从《饥饿游戏》和《辐射3》在国内市场的失败就能看出,这种道德绑架,情感绑架的销售已经行不通了。

    这明明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就不要装着是中国电影,来骗取爱国流量了。

    这种争吵从报纸到网络,从社群到QQ群,从论坛到现实饭桌。

    这种白热化的争论,有没有推动《功夫熊猫》的票房不知道。

    但是,确实让全国民众把目光聚焦在了贺岁档。

    而今年的贺岁档,确实算得上是大片云集了。

    陈可心的《投名状》,冯大炮的《集结号》。

    去年华艺和冯大炮的《夜宴》,口碑和票房双扑街,而《集结号》算是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市场密码,加上中国叙事情绪了。

    冯大炮真正票房巨大成功,算是从《集结号》开始的。

    《投名状》,港圈北上的真正大作。

    《集结号》,京圈大作。

    冯大炮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大大夸奖了《投名状》。

    “《投名状》是真正的中国电影,《集结号》也是真正的中国电影,我们这两部电影里面的中国味道,才是正宗的。”

    “至于《功夫熊猫》,其实我想要奉劝对方一句。”

    “甭那么不中不西,要么你就完全承认,这是一部好莱坞电影,这不就完了了吗?现在中国观众也认好莱坞电影,比如《变形金刚》票房就很好,最怕的就是不中不洋,里外不是人。”

    “哪一个中国电影的成本用美元计价啊?中国电影也不需要救世主!”

    而就在这种无比激烈的争议声中,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

    12月13日到来!

    耗费无数资金,无数心血的《功夫熊猫》正式在国内上映。

    ……………………

    注:双倍月票快结束了,有月票的恩公,出手好不?拜谢恩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