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塔!(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塔!(3) (第3/3页)

肩擦肘的痛苦,也要到此来此做短暂停留的各式各样的人群,可以想象伊利斯共和国建立的渊源。

    伊利斯在五百年前还只是个小小的独立城邦,国土虽然狭小但因是著名的不落之城,甚少受到战争的严重伤害,所以人口相对较多。

    正是由于众多人口造成的粮食和住房危机,城内土地生产的粮食从逐渐不能自给,到缺口越来越大,使得耕种的重心逐渐向帕博洛湖外部沿岸发展,城内的农田修上了房子,成了居住聚集区。

    但随着黄金王朝的崩溃,人类世界的局势越来越混乱。由于帕博洛湖的限制所造成的魔法技术低落,使得人口相对较多的伊利斯人在军事上仍然缺乏优势。

    由于不断出现的来自临近势力和匪帮的骚扰越来越频繁,原来越严重,出城耕种逐渐成为危险行业。人们耕种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迫使人力资源丰富的伊利斯的主要产业渐渐向手工业发展。

    随着区域性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批量的手工业产品的输出,和每年大宗的粮食进口买卖,为伊利斯带来了比农业多得多的资金流动。

    加上伊利斯几乎是整个动荡时期,唯一没有大规模收到战火波及的城市,不落之名变得更加响亮,随之而来的是“安全保障”。

    于是乎,大陆的商人们更愿意到这个安全之地进行大宗的买卖交易,以及当作财富的储存地。而在大宗交易中迅速暴富的伊利斯也并不避讳“借贷”事务,将富余资金不断借给那些被战争消耗压迫的焦头烂额的国家。

    久而久之,伊利斯便成了公认的金融借贷中心,以及众多国家的债主。但这时的伊利斯还只是一个偏安于一隅的经强政弱的国家。

    直到五百年前的某一天,一个异想天开的人被乐天派的市民们选做了执政官,一切都不同了。

    那个人向元老院提出了一个之前谁也没想到的观点:既然债主能要求债务人以土地、房产为质押,为什么不能用军队和国家为质押呢?

    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在这个姓克利福德的执政官的任期内,伊利斯迫使邻近的两个小国破产,以非战争的方式将这两个国家的土地和人民收入囊中。

    从此伊利斯从一个城邦发展成为一个狭义上国家,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在之后的两百多年当中,伊利斯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如联盟、战争、威压,甚至收购等方式,将越来越大的土地和多来越多的人口纳入到“伊利斯共和国”这样一个旗帜之下。

    在伊利斯边界不断向外推进的过程中,伊利斯的首脑们并没有采取冉尔佛多这样的宿世家族那种唯我独尊的高压政策,而是采取了相对松散的统治结构。

    以多民族、多宗教的自由制度,和上层阶级民众直选制度为卖点,将大陆上二分之一,保守战火煎熬的民众们,吸引到共和国的阵营中来。

    ————c小姐的废话分割线————

    上章改过了,这章改过了,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