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2章 儿科难治,被老东家治坏掉的姑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582章 儿科难治,被老东家治坏掉的姑娘 (第1/3页)

    “她这体温每天早上最高,在39~39.5度,午后稍微要低一些,在38~38.5度。”

    “晚上睡觉时全身会出汗。脖子和头上尤其多。”

    “高烧的时候其他地方都很热,但是四肢发凉。”

    “我们之前在卫生部直属的燕京医院儿科的戚勇主任那里治疗,他是专门学儿科的,但是也没治好……”

    患者的家属对着方言说着孩子的情况,同时还提起了之前他们治疗的医院。

    方言一听到这个戚勇立马就想到了老邓头说过的话,他说自己外公的大徒弟就叫戚勇,而且也在这个医院做儿科主任。(见407章)

    如果他们说的不错的话,眼前这孩子应该就是在自己外公大徒弟手下没治好,然后送到自己这里来的人。

    儿科在中医里是一个高难度的科目。

    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如同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脏器娇嫩,形气未充。

    这意味着他们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气血津液等各方面,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尚未达到成人的成熟完善的程度。

    比如说小儿的脾胃功能就相对较弱,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远远不如成年人,他们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的问题。

    而且小孩子的肌肤娇嫩,卫外功能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而生病。

    所以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由于其机体功能不完善,抵抗力较弱,一旦受到外界邪气侵袭干扰,遇上气候变化,饮食不当就容易引发疾病。

    而且病情发展变化速度相当快,在疾病过程中易出现寒热虚实的转化。

    比如小孩子感冒若是不及时正确的处理,可能迅速发展成肺炎,咳嗽等更为严重的病症。

    所以中医里有一句话叫:小儿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

    实证易迅速转变为虚证,寒证也可能很快转化为热证。

    除了他们的体质,在疾病面前变化相当快以外,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在表达自身症状沟通病情的时候也是一个大难题。

    不能说话的孩子通常只能通过哭闹来表现。

    如果不是专门学习过儿科方面知识的医生,很难直接获取患者正确的关键信息。

    而且小孩子在四诊的时候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小儿诊脉,寸关尺三部相当短,而且脉搏跳动快,很难像成年人那样准确分辨脉象的细微变化,而且小孩子在就诊的时候往往哭闹不安,就会导致脉象更加紊乱,干扰医生对真实脉象的判断。

    另外还有些孩子配合度极低,就像上次老陈头那个极品孙子一样,完全不配合,还吐口水,想要观察他们的舌质舌苔,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在家长高度关注孩子病情的时候,都希望快速治愈。

    所以一般的儿科医生需要面对哭闹的孩子和极度焦虑的家长,那压力可想而知。

    儿科也是医患纠纷重点科室之一。

    最后还有小孩子体重身高差异大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而各年龄段不可能和成年人那样用同样的剂量,需要医生精细权衡。

    在治疗前方言就尽可能的和患者的家属沟通。

    打听更多更详细的的情况,和上一位医生,也就是自己外公那位大徒弟治疗的一些细节。

    在了解沟通完这些细节过后。

    方言才将目光落在了孩子身上。

    这个孩子目前已经折腾了一个月,早就没有了哭闹的精神,整个人蔫哒哒的精神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