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4章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什么人才看话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34章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什么人才看话剧? (第3/3页)



    他们这里这么多人进去,就买普通的位置,几十块钱就没了。

    从50年代开始,这里的票就一直很贵。

    主要针对的消费群体就不一样。

    试问什么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

    让一群专业演员,在舞台上给自己现场表演节目?

    人只有在吃饱了的情况下,才会花大价钱追求精神方面的愉悦。

    所以这里针对的消费群体,是京城里真正的高收入人群。

    这里面也包括享誉盛名的文艺工作者,领导干部,高级知识分子。

    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他的就是文艺爱好者,或者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年轻人。

    另外还有一种是单位组织的观众。

    陈大导呢,属于是都沾点,所以他才会想到去这地方。

    到时候他就可以装一波逼,说说什么叫斯坦尼体系,什么叫话剧民族化,说一下文华奖,五一工程奖,金菊花奖。

    可惜现场大家都不怎么想去。

    最后陈大导直接心一横,表示:

    “门票我出了!”

    虽然方言觉得过去看真人表演是浪费时间,不过陈大导既然都这么说了,他还是真不好拂了他面子。

    所以就答应下来。

    方言他们答应下来后,陈大导感觉又有些心疼,毕竟这么多人呢,就算是买便宜的位置,那也是几十块钱。

    不过既然答应都答应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上次和方言他们赌黑拳,赢了不少,现在兜里要拿还是拿得出来的。

    就当是回馈方言当初带自己赚的钱了。

    钱是王八蛋,没了还能赚。

    陈大导在钱这块并没有纠结多长时间。

    然后立马就开开心心的带着大家一起去看话剧了。

    去的路上,陈大导就给大家说故事:

    “这里之前盛行样板戏,舞台上主要演出的都是符合宣传的节目,艺术创作的多样性,自主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你们知道老舍吧?”

    “老舍当时就是在这里搞创作的剧作家,专门有人演他写出来的剧本,当时《茶馆》上演后,因为被指宣扬一代不如一代,今不如昔的调子,不久就被停演了……”

    该说不说,陈大导虽然目的是想装逼,但他确实也有装逼的底气。在从大家决定要去之后,一路上他说起来就没停过,对里面的各种事儿说得是如数家珍,方言都怀疑他专门做了功课。

    目前里面最火的就是《蔡文姬》《骆驼祥子》《雷雨》《日出》《烈火红心》《带枪的人》《悭吝人》《伊索》。

    今天下午演出的是《蔡文姬》。

    方言他们过来的时间刚刚好,下午还有半个小时,刚好有一场。

    只不过今天不知道怎么的,好像来看表演的人特别多,便宜的位置已经被卖光了,只剩下贵的位置了。

    陈大导已经装了一路,现在只是临门一脚了。

    他一咬牙,直接掏钱,把二层的贵宾席给买了。

    随后众人开始入场。

    PS:6000基本章节更新完毕。

    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张还欠大家一共106000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