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2章 吃灌汤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492章 吃灌汤包 (第1/3页)

    一大早,三个人早早起床,马小亮去洗澡间洗漱冲凉,赵凝赵洁则轮流上卫生间。

    收拾完毕,三个人下楼,到了地下车库,马小亮直接启动车辆,打算直接到了开封再吃早餐。

    全程走高速,从柳林站上了连霍高速,赵洁在副驾驶上拿出一瓶水,递给了后面的赵凝,赵凝接过去小口的喝了起来,然后对赵洁说道:“姐,大概多久到啊?”

    赵洁看了一眼马小亮,马小亮一边开车一边说道:“最多一个小时就到了。”

    一个小时之后,车到了开封收费站,马小亮开车下了高速,开始进入了开封市区。

    此时并没有电子导航,马小亮便根据上一世的记忆,然后开到了大相国寺。

    之所以来到大相国寺,是因为这里附近有最好吃的小笼包,天下第一楼。

    开封第一楼是一家百年老店。该店所经营的“第一楼小笼包子”,系传统名吃,源于北宋东京名吃“王楼山洞梅花包子”。第一楼小笼包子造型优美,其形之“提起像灯笼,放下像菊花”,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小笼包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其特点是:外形美观,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

    对于灌汤包,马小亮一直是偏爱的,因此好不容易又来到开封,自然会拉着赵洁和赵凝一起来吃灌汤包。

    三个人进入天下第一楼,第一楼的小笼灌汤包子,源于我国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据《东京梦华录》载,当时称之为“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

    黄继善是豫北滑县黄家营人,少时家贫,被一个名为黄勤堂的中医收养。黄继善幼时只读过2年私塾。1907年,黄继善来到开封西大街福聚楼饭馆当学徒。1915年他离店自谋生路,几经周折后在开封北书店街开了“黄记小饭馆“,人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