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7章 演奏会现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47章 演奏会现场 (第3/3页)

音乐家们无不折服。

    他们自认为绝对创作不出来这样的交响乐曲,看向剩余的目光,就像是看待上帝一样的诚挚。

    或许在他们眼中,这一刻的沈彧,就是上帝的化身,人家的音乐之神。

    第二乐章被称为变奏的诗学,

    在这一乐章内,海顿的变奏艺术达到了巅峰,

    围绕着一个规整的二部曲式主题,用魔术师般的手法,将这段主题在不同的乐器之间传递,

    最后消解于单簧管与巴松管的宁静对话中,仿佛一场哲学讨论后的余思。

    听到这里之后,台下所有的音乐家顿时明白,

    沈彧创作出来的这首交响乐曲,毫无疑问已经是世界顶尖的水平了。

    就单单刚才的那两个乐章,其中就蕴含了非常多的,他们能够用得上的技巧,

    尤其是那种将变奏玩出花来的手法,更是彻底让他们奉为经典,

    心中暗暗决定,等到演奏会结束之后,一定要仔细研究一下沈彧的曲谱,

    他们很有预感,绝对能够从其中收获很多。

    随后的第三乐章,号称是民俗的狂欢,直接体现了贵族形式,平民精神的美学理念,

    通过音乐的演奏,对宫廷礼仪放肆性的戏仿,又融合了民间舞曲的粗犷活力,

    主段重音错置制造出刻意的不优雅感,颠覆了传统小步无趣的贵族气质,

    将民间的元素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而第四乐章,也是最终乐章号称是轮回的火焰,简单的下行音阶在海顿手中成为万花筒般的创造源泉。

    将主题动机置于B小调、E小调、A大调等远关系调性中锤炼,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全音阶进行,

    这种堪称大胆的和声语言,去始终服从于整体结构,堪称是调性想象的盛宴。

    而在演奏的尾声,

    将主题转化为赋格段落,各声部竞相追逐,最后在管弦乐全奏的辉煌中终结。

    伴随着沈彧的指挥棒,在空中猛然一顿,

    乐团当即便以最强音收束,余音在音乐厅内久久回荡。

    (pS:这一章写的太难了,查了好多关于海顿的事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