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 无名军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三章 无名军师 (第3/3页)

 于是众人下马,皆往城楼而去。当走到一半时,却听到城楼中传出一阵哭泣之声。严舆讶道:“这是怎么回事?”

    秦狼道:“莫非有变?”

    众人及时加快脚步,当踏入城楼内时,他们愣住了。只见整个城楼内,五百名士兵齐齐跪在地上,望着一个坐在地上的青年而痛哭流涕。青年的呼吸已经停止,但是他双眼却没有闭上,这也许就是不甘心的表现。

    “主公来了。”随着士兵的禀报声,我跨步进了城楼。在打退了纪灵的军队后,我便挥军攻破了北门,与此同时,董袭也攻陷了东、西二门,两军会合后,我们便直接朝南门而来。当看到青年军师那张苍白的脸,和跪在地上那五百名士兵悲痛的表情时,我迷惑了,难道纪灵、祖郎、杨弘顺利突围都是他谋划的?难道在南门挡住严舆、徐盛、太史慈三人所率的主力部队半个时辰的人就是他?

    “主公请看。”虞翻拾起士兵们扔在地上的一张连弩递了给我,口中说道:“此人真乃人才也。”

    我接过手,看了一遍,这似乎就是传说中的连弩,能连发十箭。但是这不是应该属于诸葛亮的发明吗?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我眼前这个已经死去的青年人,他也会造这种连弩?

    秦狼走过来,向我说明了一切,顿时,我明白了。一直以来与袁术的做战中,我最大的对手原来就是眼前死去的这个男人。

    “军师叫什么名字?”我问道。

    “我只知道众人皆称其为军师,却是不知他姓甚名谁?”秦狼回答道。

    我又问了下跪在地上的那些士兵,士兵们皆摇头。我叹道:“军师虽无名,却胜过世间许多有名之辈。”走到青年军师身边,感叹道:“严某自以为设下声北击南之计,可万无一失,岂知军师早已料敌先机,让严某两次差点丧命。唉!来不及与军师长谈一番,恐怕将是严某一生的遗憾。军师用兵,严某实是甘拜下风。”说着往地上一跪道:“军师安心的去吧,你留下的这五百壮士,我必好生待之。”话音刚落,青年军师的双眼便缓缓的合上了,这一次,他真的走了。

    这时,一名年纪较大的士兵跪走过来,激动地说道:“还请严将军厚葬军师。”

    我道:“此事自当尽力。”说罢站起身,郑重的说道:“诸位皆是忠义之士,严某欲请诸位充当我的亲兵,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当然,若是不愿意留下,严某绝不强求。”

    士兵们见我如此礼待他们最尊敬的军师,心中早存感激,如今又听我如此说,心中更是感动不已,要知道已经成为俘虏的士兵却被提拔为亲兵,这可是无比的信任。

    “将军如此仁义,我等皆愿效犬马之劳。”众士兵一阵呼喊。

    我大喜道:“甚好,甚好。”随后,我让那五百士兵将青年军师葬于秣陵之北的江边,让他能够隔着长江远望北方,这也算是最后能为他做的一点事吧。到此,秣陵之战总算结束,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我便独自打马来到江边,望着青年军师的墓碑和那五百名士兵,心中又是一阵感概。

    历史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却也淹没许许多多智能之士。有的人一辈子寂寂无名,就像青年军师一般,但他们的才能,却丝毫不输给史书中任何一个贤臣武将。我们后人在记住史书上那些英雄人物的同时,也应该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人才们才是。这就是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而这万骨之中,说不定就有着那许多个不为人知的人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