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平壤练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四章 平壤练兵 (第3/3页)

1。

    王烈和池震看起来离球门更远了,但由于多了一个中锋当进攻桥头堡,中国队的进攻威胁并不会因为两个人距离球门远了而减弱。

    这也是新战术中的一部分。

    毕竟中国队也不可能只训练一种进攻套路。

    刚才是王烈、池震和傅晓峰的三叉戟组合,现在则是谭兴昌、王烈和池震的三箭头。

    谭兴昌有身高有脚下技术,擅长给队友做球,甘当绿叶。王烈和池震围绕着他来回换位机动,让朝鲜防守起来更困难。

    现在球队三球领先后,何振勇更是坚定了用这场比赛来练兵的想法。

    其实朝鲜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手,因为特点鲜明,而且很有战斗意志,并不会轻易被击垮。

    这就保证了练兵的强度和效果。

    所以他换上谭兴昌,调整阵型和战术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领先优势,而是实验更多可能。

    谭兴昌上场之后,中国队又面临一次战术切换,对局面的掌控不如下半场开始之后。

    不过也不像上半场前三十多分钟那样混乱了。

    可以看得出来中国队球员有些不习惯,但他们还是凭借各自在欧洲联赛中踢球所学会的战术素养在努力完成教练的战术目标。

    这就是信心的重要性了。

    同样是不适应新战术的情况,三球领先的中国队球员就可以以平常心处之。

    哪怕没有取得进球,但也没让朝鲜获得太多机会,场面上总体来说是中国队稍占上风。

    虽然场面上只是“稍占上风”,但中国队的门前也没有出现什么险情,这让电视机前的中国球迷们更加笃定中国队会赢得这场比赛。

    而这场比赛赢下来后,中国队在这个小组中积二十一分。澳大利亚和伊朗的比赛明踢,如果伊朗可以在主场击败澳大利亚,中国队就将领先第三名澳大利亚九分,确定提前两轮获得世界杯出线资格。

    就算澳大利亚击败了伊朗,中国队也领先澳大利亚六分。剩下两轮预选赛,中国队只要赢一场,就提前出线。

    可以说中国队的出线概率已经高达99.999999999%,专业媒体或许要严谨,中国球迷们却完全可以提前开始庆祝出线。

    网络上已经有迫不及待的中国球迷开始幻想这支国家队能在明年世界杯上拿出什么样的表现来了……

    电视机前的柳瑾轩妈妈却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胜负不都没悬念了吗?为什么还不换人啊?刚才那个换人机会就换了一个人,只剩下两次换人机会了……总不可能五个换人名额用不完吧?”

    丈夫安慰她:“不太可能,骆锦和赵川峰不都说了这场比赛何振勇很明显在演练新战术吗?既然是演练新战术,那就得多派人上场,测试更多的人员组合……”

    正说着呢,就看见电视转播镜头的边缘有三名球员跑入,他们穿着中国队本场比赛的白色客场球衣,外面套着黄色的背心,代表刚才在热身。

    现在从热身区域回到教练席前,那意味着什么?

    任何一个稍微懂点儿球的球迷都知道——要换人了啊!

    妻子突然大叫一声打断了丈夫的安慰:“娃儿!”

    同时她指向屏幕。

    丈夫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虽然是远景镜头,只能看见人形,却看不见相貌,但是做父母的又怎么会认不出自家孩子跑步的姿态呢?

    所以妻子没说错,那确实是他们的娃儿。

    他们娃儿要替补出场了!!

    丈夫也很高兴,毕竟真要上场了,以后他也可以说自己家里出了个正儿八经的国脚!

    他扭头想和妻子同乐,却看见妻子的脸上不是高兴的表情,反而流露出了担忧的情绪。

    他最开始惊了一下,但很快就明白为什么妻子会有这样的表情。

    既希望儿子能出场,又怕儿子压力过大表现不好啊……

    理解妻子的男人什么都没再说,只是伸手揽住她的肩膀,与她一起共同面对他们儿子人生中的历史时刻。

    他们面前的电视机里,解说员骆锦正在说:

    “中国队又要换人了!在换上谭兴昌的十分钟后,何指导这次打算一口气换三个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换人名额当中有一位来自于本赛季中甲联赛球队重山千帆的年轻球员,年仅十九岁的柳瑾轩!他在今年的中甲联赛中十轮打进九个球,是球队的头号射手,也是俱乐部历史上最年轻的队长!”

    赵川峰接道:“他应该会换下池震,毕竟两个人在场上位置是一样的,踢球风格也比较类似……当然柳瑾轩相比池震来说更年轻,也缺乏经验。能够在这场比赛中获得替补出场的机会,应该是对他的鼓励……”

    电视转播画面也适时的从全景镜头变成近景。

    柳瑾轩将身上的黄色背心脱下来扔向替补席,再和另外两名队友一起走向助理教练蔡伯康,等待蔡指导给他们安排任务。

    镜头中的他看起来有些兴奋,也有那么点紧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