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2章 第一任馆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32章 第一任馆长 (第3/3页)

  他轻咳一声,作为惜春派的领袖之一,表明立场:

    “我也赞成王濛同志推选江弦同志为《人民文学》副主编的提议,江弦同志在《人民文摘》的工作干的还是非常出色的。”

    “是啊是啊,我听说一发行,就受到了读者们的热情欢迎。”

    贺井之笑的那叫一个开心,他侧身看向王濛,问道:“发行量有多少了?”

    王濛顿了顿,才回答道:

    “到现在为止,创刊号已经发行了106万份了。”

    “看看,已经106万份夺少?”

    贺井之反应过来以后,迅速傻眼。

    他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又转过头看向王濛,重新确认这个数字。

    “106万份。”王濛再次说了一遍。

    咝。

    反应过来的众人,不禁都倒吸一口凉气。

    距离听说江弦要办这个刊物,这才过去多久?

    半年?

    不到半年!

    《人民文摘》创刊号是1984年8月的刊物,也就是说,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这部刊物就突破了百万的发行量!

    106万。

    足足比《花城》创刊号76万多份的发行记录多了30万份!

    并且,这个记录还没到极限,还在继续刷新。

    “哈哈。”陈荒煤笑了笑。

    江弦这小子还真有点东西,当初答应他破百万,就真的破了百万。

    这辆伏尔加没白给这小子配。

    其他人也都是面面相觑。

    百万的发行量,已经是顶尖文学期刊的发行水准了。

    《人民文学》每期的发行量不过就一百多万份。

    而《人民文摘》只是《人民文学》的一本副刊。

    一些有心之人不禁在想,若是这部刊物能再持续的热销下去,或许有一天,它的发行量真会超过《人民文学》。

    副刊的发行量超过主刊,那可真是倒反天罡了。

    当然,江弦的事情只是作代会的一小部分,这次会议上还有两件事值得注意。

    一是在李清泉的“学历委员会”来回奔走之下,鲁迅文学院的学员,以及从鲁院毕业的前几任学员,如果同意,将转入北大中文系,组成一个北大作家班,在两年之后,这个作家班的成员将获得高教部承认的北大的本科学历。

    而不愿意再读两年的同学,鲁迅文学院会颁发一个鲁迅文学院的大学毕业证,由中国作家协会通知各省作协,承认此学历。

    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曾几何时,就一直有人在吐槽,我们国家的作家学历水平不够,小学、初中比比皆是。

    如今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北大,这座象征中国最高教育水平之一的高等院校,向作家们敞开了大门。

    饶是江弦,心中也忍不住一阵激动。

    他作为文讲所的老学员,当然有资格转入这个北大的作家班。

    而对于前世就是个学渣来说的他,有机会拿到北大的学历,这绝对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另外,他媳妇儿朱琳可是高材生,手握研究生学历。

    有时候江弦不免会想,等以后,他闺女长大一点,一问,妈妈是研究生,爸爸呢?

    爸爸是初中生!

    哪个男人能受得了这个?

    虽然这是时代的原因,把江弦的学历给异化掉了,可跟一个小孩儿又怎么去解释这些。

    除了北大的事情,第二件值得注意的事儿,就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即将竣工。

    由巴金设想,江弦挑头,无数同志前仆后继、来回奔走,共同努力下,这座承载着五四以来全部文学成就的场馆,终于要建成了。

    就在这次的会议上,庄严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成立。

    第一任馆长的人选,又成了讨论项目。

    有人推选巴金,但巴金以年纪大了,处理不了详细的日常事务婉拒了众人的推荐。

    “江弦同志怎么样?”

    孔罗荪提议说,“江弦同志为了这座场馆,也付出了不少心血,不管是地皮,还是馆内每一处细节,都有江弦同志的付出。

    由他来担任第一任馆长,我相信不管是馆里同志,还是在座的各位,都不会有什么意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