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九章 差点被误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零九章 差点被误会 (第2/3页)

着周益民冻得发紫的嘴唇和李峰军大衣上未化的雪粒,喉结动了动,突然转身对身后两人耳语。

    寒风卷走了他压低的嘱咐,只零星飘来几个字:“.不对劲.大声喊.”

    两名村民握紧手中的农具,刀刃上结的冰碴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汉子踩着积雪往村里跑去,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周益民和李峰交换了个眼神,不约而同地往卡车方向靠近半步。

    寒风掠过树梢,冰棱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每一声都像敲在两人紧绷的神经上。

    李峰摸出根烟,火柴划亮的瞬间,橘色火苗,映出他眼角细密的冰霜。

    五分钟的等待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终于,远处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手电筒晃动的光束。

    汉子的声音穿透风雪传来:“村长来了!村长来了!”

    周益民挺直腰板,看见熟悉的蓝布棉袄在雪雾中浮现,正是之前过来饲料的时候见过。

    寒风裹挟着冰碴扑在脸上,池村长裹紧蓝布棉袄顶。

    他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个被风雪染白鬓角的男人——冻得发红的脸庞、军大衣肩头凝结的冰壳,还有那双透着诚恳的眼睛,总让他觉得在哪儿见过,可脑海里却像蒙着层薄雾,怎么也想不起来。

    周益民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迎上去,呼出的白气在两人之间弥漫:“池村长,我是周家庄的周益民,你还记得吗?之前我还来过你们村送饲料”

    他说话时,睫毛上的冰珠簌簌掉落,在雪地上砸出细小的坑。

    “益民!”池村长猛地一拍大腿,手电筒差点脱手,“瞧我这记性!”

    他伸手握住周益民冻得僵硬的手,粗糙的掌心传来温热,“你怎么有空过来?还有就是,我刚刚听说你过来收鸡是什么意思?”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村民,又回头望向两辆停在村口的卡车,脸上写满困惑。

    周益民开口解释:“我算着日子,你们村的鸡不是可以出笼了?我们主动过来收,就不用麻烦你们再找人运输。”

    他指了指身后的卡车,车厢挡板被风吹得哐当作响,“而且我们钢铁厂食堂需求量大,能一次性收完,绝不耽误你们的事儿!”

    池村长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摩挲着下巴,蓝布棉袄的补丁在风中轻轻抖动。

    这个能省去运输麻烦、还能快速出清货物的条件,实在诱人。

    他抬头看了看夜色,又低头瞧了瞧合同上熟悉的印章,终于咧嘴笑了:“益民啊,你这可真是雪中送炭!走,咱先去暖和暖和,慢慢聊!”

    说罢,他热情地揽过周益民的肩膀,往村里走去,身后的积雪上,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

    推开池村长家的木门,一股混着柴火香的暖意扑面而来。

    堂屋的土炕上摆着矮桌,煤油灯在墙上投下摇晃的光晕,几只老母鸡在墙角的竹笼里发出细碎的咕咕声。

    池村长掀开蓝布门帘,热情地招呼两人上炕:“快坐快坐!这炕头最热乎!”

    周益民搓着冻僵的手在火盆旁烤了烤,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玉米串和干辣椒。

    李峰则默默站在门边,军大衣上的雪水在青砖地上洇出深色痕迹。

    “村长,咱直奔主题吧。”周益民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这批鸡您打算怎么个卖法?”

    池村长往铜烟锅里塞满旱烟,火苗亮起的瞬间映红了他布满皱纹的脸。

    “益民啊,”

    他吧嗒着烟袋,吐出的烟雾在灯光里盘旋:“我这批鸡可是喂饲料和吃虫子长大的,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不得三块钱一只。”

    话音刚落,周益民立刻接话:“村长,您这价可不实在。现在大雪封路,运输成本高,而且我们一次性全包,您省了多少事儿!”

    火盆里的木炭突然爆开,溅起几点火星。

    李峰悄悄往炕边挪了挪,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池村长猛吸一口烟,烟锅里的灰烬簌簌掉落:“两块九!不能再少了!这价格传出去,我都得被乡亲们戳脊梁骨!”

    周益民伸手拨弄着火盆里的木炭,火光映得他的脸忽明忽暗。

    “村长,我们采购量大,运输风险也大。”

    他顿了顿:“两块六,这价格既能让乡亲们赚到钱,我们厂里也能接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