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六十二章 人在,驴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六十二章 人在,驴在 (第2/3页)



    周家庄的村民们纷纷拿出干粮,有硬邦邦的窝窝头,还有掺着白面的二合面馒头。

    长新村的村民们也掏出自己的干粮——每人只有一个干巴巴的窝窝头,这已经是他们能拿出的全部。

    看着周家庄的人拿出比自己多好几倍的食物,他们眼中满是羡慕。

    欧建国咬了一口窝窝头,喉咙发紧,艰难地咽下去。

    为了充饥,他只能大口大口地喝水,肚子被水撑得鼓鼓的,却依然感觉不到饱。

    周志明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给二柱等人使了个眼色,几个人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默默地将自己的两个窝窝头递了过去。

    欧建国愣住了,盯着递到面前的窝窝头,声音有些颤抖:“周同志,你们这是……”

    “我们吃饱了,这些吃不下,别浪费了。”周志明笑着解释。

    欧建国的眼眶红了,他接过窝窝头,声音哽咽:“谢谢,太谢谢你们了……”

    长新村的村民们纷纷围过来,双手颤抖着接过食物。

    在这个粮食比金子还珍贵的年代,这份善意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队伍缓缓向前挪动。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轮到长新村交公粮。

    粮站的工作人员看到周家庄的拖拉机,满脸疑惑:“你们不是已经交过了吗?怎么又来了?”

    他对周家庄印象深刻,毕竟那两包中华烟让他记忆犹新,拿得出这种烟的人,一看就知道不简单。

    周志明将情况如实告知粮站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没有想到,周家庄的人会如此热心,竖起了大拇指!

    工作人员开始检查长新村的小麦,皱着眉头摇了摇头:“麦粒不够干燥,杂质也有点多,按规定不能收。”

    欧建国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急得额头上直冒冷汗。

    周志明见状,连忙上前说好话:“同志,他们村确实遇到困难了,您就通融通融。”

    说着,他又悄悄递上一支剩下的香烟。

    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最终叹了口气:“看在周家庄的份上,这次就勉强收下了。下不为例!”

    欧建国激动得差点跪下来,拉着周志明的手不停地道谢:“周同志,你们就是我们长新村的救命恩人!这份情,我们记下了!”

    周志明连忙说道:“没事,大家都是同志,互相帮忙不是很正常。”

    然后将长新村的众人,送到了刚刚发生事故的地方,然后便告辞。

    很快,周志明就开着拖拉机回到周家庄,首先来到老支书的家里,准备告知老支书这个好消息。

    周志明来到老支书的家里后,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麦糠,跳下车就往老支书家跑,裤腿还沾着半干的泥浆。

    老支书正蹲在门槛上卷烟,烟丝簌簌落在青石板上,见他火急火燎的样子,眯起眼睛:“咋?粮站出啥事了?”

    “一等粮!咱们村评上一等粮了!”周志明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验粮员说麦粒饱满,杂质少,整个公社就咱们一家!”

    老支书的烟袋锅“当啷”掉在地上,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真的?快,把队部墙上那面旧锦旗找出来,明天咱就挂村口老槐树上!”

    他搓着手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得让路过的人都瞧瞧,咱周家庄可不是吃素的!”

    夜色渐深,周家庄的灯火次第熄灭,唯有老支书家的窗户还亮着。

    他戴着老花镜,仔细擦拭那面布满褶皱的锦旗,煤油灯的光晕里,“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几个大字泛着暗红的光。

    第二天清晨,周益民起床后,简单梳洗一番后,打开商店空间,将今天的秒杀产品,全部都买下。

    有一百斤猪肉、一百桶汽油、一百斤烧肉。一百斤石榴!

    随即挎着鱼竿往河边走,露水打湿了裤脚。

    拐过晒谷场时,忽然听见低低的抽泣声。

    循声望去,秀兰正坐在草垛旁,肩膀一抽一抽的,手里攥着的帕子已经湿了大半。

    “秀兰?”周益民快步上前,鱼竿在地上磕出声响,“咋哭成这样?是不是二柱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