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0章,恒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30章,恒远 (第2/3页)

会突然提出辞职?

    但事实上,他想多了。

    王也在信中很尽职地介绍了新未来补习学校目前的处境。

    并把她到任后做出的一系列管理举措、人才招聘和公司条例新增与调整一一做了汇报。

    接着,王也在信中说,新未来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启动在沪市、羊城和天津三地成立分校。

    天津么?

    对于这座规划之外的城市,李恒认真审核完王也给出的理由和调查数据后,沉默了,

    最后同意下来。

    王也的信很长,足足有6页纸张,全程没有一句废话,满满干货。

    通篇读完,他只有一个感觉:这女人生猛的一塌糊涂,统筹管理能力很强,与李然那种「打先锋」人才不一样,这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统帅型人才,自己捡到宝喽。

    当即,李恒给王也回了一封信。信的内容不长,总结起来分为6点,一一对于王也的意见征求。

    见他四个红颜知己都没第一时间回信,却给王也回信,余淑恒好奇问:「你很看好王也?」

    李恒笑着没做声,而是把王也写的6张信纸递给她,

    等到把信读完,余淑恒不由夸赞说:「你若是能把这个人长期留在身边,能为你节省10年时间。」

    听到这话,李恒想到了王也当初意在借种的强烈愿望,当即摇了摇头:「这样的人不可强求,当她觉得自己该走了时,就要学会放手。」

    余淑恒说:「你还挺豁达。」

    李恒道:「跟豁达无关,而是强求也没用。我想金庸先生对此感受很深。」

    余淑恒意味深长问:「她是对你有所求吧?」

    李恒模棱两可道:「不管有没有,我都不会答应。」

    余淑恒笑一下,点到为止。

    说着,李恒问:「老师,你觉得天津建立分校怎么样?」

    余淑恒思考一阵说:「市场一片空白,天津撑得起你们的补习学校。」

    听闻,李恒彻底落了心。

    余淑恒问:「你们第二期什么时候开始?」

    李恒道:「计划12月下旬。」

    余淑恒预估:「若是能维持第一期的繁盛,四座学校第二期可以为你带来上千万的进账。」

    李恒满怀憧憬道:「希望如此矣。」

    随后他想起什么,抬头问:「对了,你觉得我给王也开多少工资合适?」

    「工资?」

    余淑恒反问一句,讲:「工资可能不够,条件让她自己提,只要是在心里承受范围内,就痛快答应。这是个难得的人才。」

    随后她琢磨说:「我想王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提条件,至少也要等第二期完结,用业绩证明了她的才学,才会正式坐下来跟你谈。」

    李恒笑着道:「我很期待这一幕。」

    回复完王也的信,李恒接着打开李望的信件。

    信的内容中,第一段就给他带来了惊喜。

    李望提及:最近半个月,安踏鞋业销售业绩再次迎来并喷,两个礼拜的销售额突破了2180万,10月份有望创下4500万的历史辉煌。

    10月2号汉城奥运会结束了,但奥运会的影响力仍然在持续发酵,作用体现于销售数据节节升高。

    李恒读的暗暗咂舌,看来自己那一套组合拳相当无解嘛,市场给与了他最想要的回馈信里附了一张报表。

    目光在报表上一一扫过去,他内心十分喜悦,无比敞亮。

    事实证明,用暴露大作家身份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不仅助力安踏和Li-heng两个品牌一飞冲天,还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信的末尾,李望介绍了经销商大会的具体情况,当她在大会上推出联销体方案时,确实遭到了许多经销商的集体抵抗。

    但她没有心软,很好地贯彻了李恒的方针,谁反抗开除谁,谁带头闹事就剥夺谁的经销商资格。

    在她的狠厉作风下,大会在当场剥夺11人的经销商资格后,取得了圆满成功。

    最后一句话,李望写:堂弟老板,别担心,现在一切向好。

    李恒盯着「堂弟老板」四个字许久,而后晒笑一下,很是舒畅。

    面对刺头,嘴!讲究一个人不狠、立不稳,就该一刀切。改革都是要经历阻碍和伤痛的,但在这弯腰就能捡大钱的黄金时期,谁他妈有时间惯着你啊!

    从奥运会到至今,短短一个月时间,安踏鞋业的总销售额已经突破了5300万,还是比较喜人的。

    这可是1988年啊,放在沪市也是大公司了,也是纳税大户了,是当地政府得好生供着的存在。

    他特别知足。

    至于其他那些杂七杂八的信,李恒粗粗扫一眼就收了起来,没时间查看。

    吃晚餐的时候,刘蓓告诉他们,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明早就可以出发。

    刘英在旁边提醒:「余小姐、李先生,天气预报说未来一个星期会有大雪,甚至暴雪余淑恒夹一块五花肉放到李恒碗里,问:「会不会影响出行?」

    刘蓓瞄眼李恒碗里的五花肉,「四辆越野车都装满了预用装备和生活用品,就算在野外遇到暴雪,也足以应付。」

    闻言,余淑恒转向李恒:「你觉得如何?」

    李恒道:「挺好。」

    随着他拍板,众人一边吃饭,一边开始商量明天的细节,足足过了快两小时才散场。

    晚上散步的时候,李恒在思付:顾瑶医生说,在高原地区不能剧烈运动,不能喝酒。

    可他娘的咧,一眼望过去,跑来跑去的不少,估计晚上躲被窝里打扑克更是多如牛毛嘛。

    要不然这满大街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

    老实讲,可能是从小在雪峰山脉放牛砍柴习惯了,来阿坝是一点异样反应都没有,唯一的感觉就是要比家乡冷一些。

    「李先生,听说你明天要走了?」就在他闲逛到一家干野货店铺时,一个叫珠拉的妹子问他。

    两人打交道算是比较多。

    因为这姑娘热情啊,又他离住的地方近,关键人家还是个中专生,普通话还不错,能很好交流。

    呢,貌似对方是个汉人,只是取了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名字,所以普通话不错儿。

    李恒笑着点头,「也不是走,就是去下面县镇看一看。」

    珠拉从柜台下面掏出一本《白鹿原》,「李先生,能给我签个名不?」

    呀!

    这还是他来阿坝后,第一次有人找他签名。大多时候,他感觉接上面的人根本不认识他,不知道他姓甚名谁?

    李恒接过书,随后问一句:「你什么时候识破我身份的?」

    珠拉笑得非常甜美:「我在学校喜欢看报纸,有在报纸上见过李先生。」

    李恒拿出笔签名:「难怪你每次卖野货给我,都会打个折。」

    这时珠拉一小妹妹胡乱插嘴:「李哥哥,我姐姐说想嫁给你啦。」

    听到这话,现场有点室息。

    珠拉偷看一眼余淑恒后,就迅速低下了头,脚趾慌乱地在鞋子里抠啊抠,那个用力!都快把鞋底抠出洞来了。

    在书香气质百分百的余淑恒这种大美人面前,珠拉自行惭愧,根本没不敢对视。

    余老师露出若有意味地知性笑容,甩下长发,就离开了店铺。

    她根本不担心珠拉。因为这姑娘在复旦大学只算中等偏上的水平,比李恒联谊寝中那个戴清都差好多。

    李恒同样没在乎儿童戏言,伸手摸摸珠拉小妹妹的头,转身跟上了余老师。

    等一行人离开,珠拉瞬间满血复活,一把拉住小妹妹胳膊晃啊晃:「你疯了啊!你要死啊!这种臊人的话你是跟谁学的?」

    小妹妹身子被摇得东倒西歪,大喊大叫:「谁让你偷偷亲报纸的。」

    为什么亲报纸?

    报纸上有某个人的照片呀。

    珠拉直接被社死,慌忙用手捂住妹妹的嘴,眼睛却飘向店里其他人,脸红红的,好想打个地洞钻进去。

    休整一晚上。

    次日,一行6人乘四辆越野车驶离马尔康镇。第一站往东去米亚罗,现在正是秋季,

    米亚罗红叶蔚然成林,很是壮观。

    一直保持优雅形象的余淑恒这次差点丢失矜持,高兴地拉着李恒四处拍照,拍单人照,拍合照。

    在一片红叶林前,她眼晴亮亮地凝望李恒,仿佛在说:抱我。

    李恒读懂了她的眼神,从后面拦腰楼紧她,两人面向顾瑶手里的镜头,拍了一张唯美的合照。

    看着镜头里的两人,顾瑶忍不住赞叹:「真是神仙里的人物,景美,人更美。」

    自从窥破两人的暖味后,顾瑶再也不提两人的师生关系了,平时说话聊天都少了一些束缚。

    在米亚罗住一晚。

    第二天众人继续启程,这次转北上,途经壤口、俄么塘、小金、唐克、若尔盖到达川主寺。

    一路上,李恒每到一个小镇,都会去亲自考察民情,阅读那里的典籍文献,拜访当地有名望的老人,以求获得第一手资料。

    当然,也算是留下自己的足迹,为将来新书做准备,让世人打消对新书的质疑。

    等新书出来的时候,众人会说:哦,那家伙费了好大一番功夫,难怪能写出这么有质量的。

    到川主寺的时候,下雪了。密密麻麻的鹅毛大雪一层又一层往下砸,不一会就铺满了整个灰蒙蒙的天地。

    本想找家旅舍,可惜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啊,这年代到处穷嗖嗖的,像这种一眼到头的川西小镇压根没有像样的旅舍哇。最后不得已,只能用钱开路,住进了当地公社。

    「李先生、余小姐,镇上就两家饭馆,这个天都关门了。」曾云开着车在小镇上转一圈,得到这样的结果。

    李恒抬头望望天,道:「不是备了柴米油盐么,我来做。」

    顾瑶惊讶:「李先生还会做饭?」

    李恒半真半假玩笑道:「美味佳肴,等会顾医生可要多吃一碗。」

    「那感情好,大作家亲自做的饭菜,百年难求,我自然要多吃一碗。」顾瑶掩嘴笑。

    有一说一,相处这么久了,她还蛮喜欢看李恒这张脸的。加之对方耀眼的大作家、音乐家身份光环加成,要不是他身边时刻跟着余老师这样的大美人,她甚至某个夜晚都想愧对家里丈夫、去自荐枕席了。

    你说一路跋山涉水的,天天吃喝在一块,而且李恒还那么打眼、那么富有,而顾瑶今年38,又处于最饥渴的年纪,缺男人久了,很容易心神动荡。

    不过这些都只是夜晚难熬时候的幻想而已,有余淑恒在,她既不敢、也不能去做出格的事。

    由于太冷,晚餐十分简陋,炒三个野味和一个酸辣鸡胗后,李恒还弄了一个大羊肉火锅,然后四周摆满了配菜,比如油豆腐啊、蘑菇、土豆片啊等。

    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