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雷天不肯出国 (第2/3页)
庞晨想挪动胖胖的身子凑过去,不想被朱刊一拦一拉一拽,拖到屋子里去了。
半晌,雷天愤恨的一甩袖子,斥道:“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
王小明马上骂回去:“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低能儿。”
雷天不依,跺脚道:“你以为我为啥不肯出去?”
王小明立马做洗耳恭听状。
雷天仰起头,对着天空悠悠然感叹:“为什么我的眼睛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王小明风中凌乱。而后迅速调整目标,意欲达成共识。
无奈,不欢而散。
临近年关,整个鲁镇的街市整日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从乡下赶来做些小买卖的,办年货的比比皆是。
过年是中国人最最重视的的盛大节日。在中国人的眼里,过年那是顶顶重要的,年货也是早早的就要办好才是正经。
这是王小明穿过来的第一个年,过了年就是1890年了。再过不了几年,义和团,公车上书等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即将展开。这还是近的,若是再往远了说,什么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清王朝覆灭军阀割据民国时代等等,这些对于王小明来说很远却又很近。
叹了口气,算了,过一天算一天吧,赶紧的赚钱傍身才是真的。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赶紧的趁着年关,好好的把握商机,早点铺子的生意做得好也便罢了。王小明还寻思着做一些简单的家常炒菜在铺子外卖。
正好有个现成的厨师——庞晨。
据王小明的八卦了解,庞晨和朱刊在从西藏逃难出来之前,就是在西藏开了小饭店,由庞晨掌勺大厨,朱刊跑堂小二的。
既如此,那么还就让庞晨来做菜好了,又买了个极大的锅用来烧米饭。
不过王小明思忖着,既然鲁镇都有咸亨酒家了,那么自己做炒菜的话,也占不上什么优势。既然早点铺子能吸引人来吃,那是因为一来豆浆镇上没得卖;二来有牛大婶的帮忙;三来就是吸引的人都是些穷苦乡邻,卖的便宜。
既然与咸亨酒家斗争不过,这镇上来往吃饭的人也大多都是过往的商贩和乡邻,那么还是做他们的生意才好。
他们又出不起很高的价格,这样的话就是矛盾。
王小明苦思冥想着,忽然灵机一动,想起了以前念大学的时候食堂旁边的老师家属做的生意。
他们是把各种菜都炒好,分别放在一个大大的铁盘子里,有三元四元五元之分。三元就两素一荤,四元两荤两素;五元就可以随意挑菜,直到一次性饭盒打满为止。
这样既有挑选的余地,也可满足不同价格要求的人,而且还不麻烦,不用每次来人都要炒菜,又省事又方便。再熬上一锅海带汤啊番茄汤之类的,供吃饭的人免费喝,多好。
于是王小明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