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三十六章 疑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三十六章 疑局 (第2/3页)

都往江湾大厦赶过去了!”

    星视成立还不到两年,借壳之后于前年六月,市值最低曾跌破六十亿港元,然而一年半多点时间,市值暴增四十倍,突破两千五百亿港元,跻身港股第五。

    这已经足够传奇了。

    目前媒体不是讨论郑仲湘个人财富能不能超越他老子,而是讨论多短时间内能超越他老子,登顶华人圈首富的宝座。

    今天一早星视就公告因重大交易事项暂停股票交易,当然也是吸引一大群媒体记者赶来。

    陈逸森已经安排行政部的工作人员配合太古大厦的物业安保人员,一律将大群媒体记者阻拦在外,防止干扰大厦里诸多公司的正经工作。

    媒体记者被挡在太古大厦楼前,现在听到消息说蜗巢新技术投资神秘的掌门人,将接受媒体采访,评论星视的这次重大交易,还不蜂拥而动?

    要知道蜗巢新技术投资早就在星视借壳上市之前,就持有八号仔大量的股份,借壳上市之后更是赶在九八年六月全球科技股那一次暴跌,有如神来之笔般进一步大肆增持星视,如今也备受媒体的关注。

    换作任何一人,倘若能在一支股票上赚得上百亿的盈利,想默默躲在媒体的视野之外也是不可能的。

    郑仲湘短短三五年赚得上千亿的身家,有人还不服气呢,说郑仲湘这些年能做的这么多事,哪一件不是郑家在背后撑着?

    离开了郑家,郑仲湘能干成哪一件事?

    却是蜗巢新技术投资从星视赚走上百亿,复盘操作路线,想不服气都不行。

    几乎每一步都是神来之笔,逮住郑仲湘往死里薅羊毛!

    袁可飞微微皱着眉头,担忧的说道:“萧良不会真要将他胡乱猜测,说给媒体知道吧?”

    萧良说的不错,他们如果能顺利推行换股加现金的方案(首先前提是要能从各大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大东电报局得利是最大。

    在这个方案框架下,大东电报局能净得一千一百亿的现金离场,星视的泡沫以及香港电讯的泡沫,则会统统装进合并后新的上市公司之中,同时上市公司还将承担一千一百亿港元的恐怖债务。

    大家又不蠢,还一个个自诩最顶尖的精英人士,不可能连这点事都看不透。

    不过,就算如此,董事会成员以及集团高层,刚刚经过讨论,还是决定支持这个方案。

    主要还是星视目前徒有市值,而严重缺乏实质性的业务(手机业务体量还是太小),又或者说星视的泡沫更为严重、严峻。

    合并香港电讯的业务,就算额外承担如此庞大的债务,权衡利弊,还是值得的。

    因此,就算有萧良这通电话,董事会重新投票,亦或召开股东大会进行投票表决,星视还是会支持与香港电讯合并的。

    不过,萧良真要是把这个事给捅破了,却很可能会激起另外一个群体坚决的反对。

    那就是香港电讯除大东电报局之外的董事会其他成员或者其他股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