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不得不慎 (第2/3页)
您事先…”
杜谦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他也看了看姚仲,后者微微摇头,然后默默说道:“看来,陛下是铁了心,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做成了。”
杜相公想了想,然后看着姚仲,正色道:“居中兄,二十年了,大事情上,陛下从来没有错过。”
姚仲闻言一怔,随即缓缓点头,喃喃道:“像是先天神圣,生而知之。”
这一句话,让杜相公也怔在了原地,他沉默了片刻,开口说道:“今天是开年第一场朝会,中书恐怕事情多多,居中兄你去中书主持局面罢,我去同陛下说说话。”
从前中书事务,多是卓光瑞主持,如今卓光瑞不在了,大多数事情都是姚仲在做,其他两位宰相辅佐,而杜谦,则是把握大的方向。
听了这话,姚仲默默点头,对着杜谦拱手道:“杜相,陛下看起来态度坚决,您当心言辞。”
杜谦笑了笑,拱手还礼,然后一路来到了后殿,此时后殿里,皇帝陛下正在翻看一份份文书,杜相公上前,帮着整理了一番散乱的文书,然后叹了口气:“陛下怎么这般心急。”
李皇帝头也没有抬,只是笑着说道:“他也二十岁了,我二十岁的时候,都已经在宣州组建缉盗队了。”
“而且,我也不算很心急。”
皇帝陛下抬头看了看杜谦,神色平静:“这些事情,在一点一点推进,我想让他身体力行,亲眼看一看成效。”
“他还年轻,我也不算老。”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他还有很长时间去看,去学,十年学不会,二十年总能学会的。”
话说到这里,杜谦已经完全能够感受皇帝陛下的真实用意,他想让太子殿下,与新政完全的绑定在一起。
说着,李皇帝继续说道:“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为难他,江东的事情,他如果办的漂亮,等他回来,我就开始让他接手一部分国政。”
此前,太子只是参政议政,但哪怕是在中书,他都没有什么拍板的权力,说白了,就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学习者。
但是如果接手国政,那就不一样了,皇帝让太子接手的事情,太子就真的能够做决定,而且大多数时候,哪怕太子的处理结果有一些错处,皇帝也不会否决,不会拂储君的面子。
到时候,就是真正的接过权柄。
杜谦想了想,然后欲言又止。
皇帝陛下拉着他坐下,然后笑着说道:“受益兄大概是想说,如果太子没有做好,又当如何?”
杜谦默默点头,没有说话。
李皇帝神色平静道:“这一次没有做好,那就下一次,我十年二十年应该死不了,他的机会还很多,等哪天他能独当一面了,就让他在洛阳监国,我也可以四处走动走动,说不定能亲自去一趟关外,看一看关外的契丹人如何。”
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