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结局章节:】皇恩尚在 (第2/3页)
弟,如今这韩子高想要如何行事?全天下都知道安成王知国丧而悲恸不绝,这面上可没什么大的过错。
实则……若这皇上当真血缘被人藏了弥天大谎,韩子高怕是绝不肯让他回建康来的。
所有人都望着大将军,却没想到韩子高竟然定下心神开口,"回皇上,臣等皆闻安成王知国丧而悲痛不胜,言当年先皇有恩,长兄如父,如今先皇大行不得亲见,王爷连夜急赶而回其心可表,臣请皇上开恩,准王爷留于建康……"
说着身后竟也有人立即跟着附和起来,刘尚书面露惊讶,很快也赞同起来,心里却是不住在想这韩子高到底是怎么了。
恢弘大殿,皇命已下,"封皇叔安成王为司徒,都督中外诸军事……"
韩子高并无反驳之意,一时朝堂上下看似平静,实则波澜顿起。
刘尚书随着几个人走至宫门之下,窃窃私语兀自不绝于耳,"我看这……这实在是留了隐患,谁不知晓安成王可绝不是什么愚忠之人,他当年那夺位的势头……"
"嘘,也不一定,他这么几年可都安分守己,没见任何觊觎皇城的意思。"
"但是……如今皇上年幼,实权是在大将军手中。"那人看看四下倒没什么闲人,也就大了胆子开口,顺势把刘尚书一起引了进来。
这本是皇亲的尚书大人也应了声,"所以啊……你没见着大将军怕是……怕是出了岔子,别是思绪混乱胡乱定的主意,皇上哪有定夺的本事,大将军一开口,谁敢阻拦?"
这几人立时觉得此言有理,压低了声音往后边望望,"他可是目无尊卑,竟就住在了西殿里……那可是先皇不吉之地,还有……我看着他状态可不同往日,别是……别是让个疯子把持了朝政……"
风言风语透不过朱墙。
韩子高下了朝,却只是命人将朝堂上表奏折统统送进了西殿,这千里江山,实则真的都在他一人肩上了。
他歇了一刻,只顺着回廊走出去。
一直走到了金貂台下,身旁的人都觉得他远不似往日,嘴上不说,却统统暗中随着。
武岐伯眼看着他往高台上而去,一步冲出拦下了,无论如何不准他上去,韩子高几乎愤怒而起,一掌推了他去,"让开!"
"大将军!"
他深深吸气,他知道旁人都在担心自己,可是……只是想去看一看而已。
"我不会出事。"韩子高回身看着他像是一种保证,武岐伯最终松了手,看着他又是那样有些出神一样望着高台上的石碑一步一步往上,才不过几日,竟就清减得外衫都嫌大了……有些斜着批下些,高台无遮拦,长长的荡在风里。
他也真的没有做出让人担心的事情,只是靠在那刻了先皇诗句的石碑上一直到夜深时分。
韩子高其实只是想来让自己安静一些,他还有很多事情要面对,深宫隐秘,无处可逃,而这高台是只属于他的地方。
风大,所有的声音都被隐匿于四野苍茫之中,他们曾经一起并肩高处,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
韩子高将额头抵在那诗句上,破碎的眉心落了血色。
"陈茜,我不愿同任何人解释,我不想伪装……你是病死。"
明明这天地之大,只有韩子高一个人能杀了陈茜,你看,这是我的权利和爱情,不需要任何人来理解和宽恕。
可是他该如何面对宗儿呢?那孩子一心一意敬爱父皇同仲父,却是在那一夜撞破了他们的一切。
韩子高踯躅了一刻,子夜时分,暗暗唤了皇上身边的人来探问,崔姓的小宦官年纪不大,十四岁年纪跟了新皇,只答是皇上晚膳过后去太后处问安,却不愿出来,太后心善,又是心疼皇儿,这会儿留了皇上,说是在太后新迁去的寿春殿里就寝。
大将军叹了口气,跟着他往后宫里去,四下越发安静起来,自先皇去后,好似这宫里隐秘的事情越发多了。
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小宫人被嬷嬷们训斥着闭了嘴,尤其是当日西殿前当值的人里流传着可怖的说法。
都说是有人那一日冲了门进去,只见着大将军满身是血,拿了刀剑……伏在先皇身侧……
那之后,先皇不吉,孰是孰非,想一想,只觉得如今这一手握了王朝国祚的大将军实属妖异可怕。
寿春殿更显空旷些,太后所居的地方下人们依旧不多,沈妙容更不喜铺张,清清淡淡几曲竹子而已。
韩子高遥遥望着窗纸后透了烛影,守夜的人见他意欲行礼,他只是命人去里边传话,求见皇上。
片刻后有人出来,却不是皇上。
沈妙容只看着那竹林,站在其中的人早已不是少年,韩子高一辈子有妻有子,如今却又统统放弃。
旁人唾骂,可他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