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4章 迈入2012年! (第2/3页)
“县委大楼可是一个县的门面啊。”
廉管明这么多年,年底考察干部,没少跑各个区县和地级市,但是基本上见不到比庆和县还要老旧的县委大楼。
“财政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都是老百姓的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民生上面。”
“因此,在我任内,不打算做这些事情。”
“新三年,旧五年,缝缝补补又十年。”
“能省则省吧。”
“当官的,就应该最后一个享受。”
杨东回答了廉管明的疑问。
廉管明闻言,感慨不已:“杨书记这话,深刻啊。”
“我彻底知道庆和县有如此成绩,是因为什么了。”
“杨书记,我们回见。”
廉管明伸出手去,朝着杨东握手。
杨东抬手,跟他握了握手,随即又跟贾丰年握了握手。
“贾处长,是不是觉得不搞房地产,GDP也可以提高?”
杨东忽然开口朝着贾丰年问了一嘴。
贾丰年愣了一下,随即想到当年自己在庆和县担任常务副县长的时候,自己的政治主张,就是搞开发,搞房地产,用房地产来拉动GDP和消费。
而杨东并不同意,甚至连带着县委书记冯家栋,县长田启立,也都不同意这么做。
最终他们都支持杨东的规划书。
也正因为如此,杨东的规划,最终得以实现。
现在的庆和县,就是杨东规划的结果。
自己的政治主张,终究是镜中花水中月。
“也许吧,但庆和县真的在你的带领下,焕发出生机。”
“看来三年之约,已经可以作废了,我彻底输了。”
贾丰年对自己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完全放弃,只不过不适合庆和县罢了。
但全国那么多地方,通过房产来促进消费和提高GDP的城市,太多太多。
自己就是错了吗?
跳出历史发展这个逻辑关系,只站在当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一定没错。
每个人看历史,都会评头论足,但是如果没有历史书,只让你成为当事人,你又真的能够做的更好吗?
贾丰年并不这么觉得。
但有一件事自己得承认,那就是与杨东的三年之约,可以作废了。
当初离开之前,自己和杨东有一个三年之约,三年之后谁先做到县委书记的职务。
现在还需要继续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