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十四章 月姬心思 (第2/3页)
玉桥略为沉吟,启声说到:“这事是千秋功业,要做就要做到完善,这就需要朝廷的配合。这技能学堂必须编入礼部,有朝廷立名在民间才能名正言顺。文人多清高,若舆论对此学堂有所低视,那普通百姓就会受其左右不敢求学。”
硕熠微笑:“父皇已经下令礼部配合此事。”
玉桥起身,继续说到: “木工、水利、工艺等等都是工部掌管范畴。既然是以技能为主的学堂,那么如师资人才恐怕还得要工部筹谋推举,要严格挑选精益人才。既是办学,就不能误人子弟。”
硕熠点头:“玉桥公子说的极是,硕熠会请令让工部参与此事。”
玉桥公子吟吟的看看硕熠:“九皇子真是心怀天下。”
这九皇子是皇上最看重的儿子,换言之也是最有机会登上皇位的人。只是近年天下太平,并无大事让硕熠能出头领功,这次这个利于民生的大事他当然要来着力推行了。玉桥虽不入朝堂,但是这些事心里还是很清楚的。但是他并不在意,只要与民有利,他就会去促成。再说,九皇子文武韬略,能登上皇位未必不是好事,因为他绝对不会是个昏君。
硕熠一直微笑看着玉桥,笑意虽然未达眼底,但是欣赏的态度一览无遗。和聪明人共事就是省心省力。
瑷曦一直睁着圆圆的眼睛听着,月姬站在瑷曦身后,她感觉到有一道深沉探究的目光时不时的定格在她身上。但是月姬一双秋水般的眸子却一动不动的只看着玉桥,专注的眼神仿佛要把这仙人般的身影深深的投在自己的心上。
瑷曦听完玉桥的话,站起身来,端庄一福,接口道:“若要靠穷苦人家的学费来支撑学堂,怕是不可能,来授业的老师也没有动力。此学堂面对的是穷苦人家,他们本来就很难筹措到学费,能否求学时不用教学费,只是学成务工后,将一部分所得上缴到户部?户部主管赋税、薪饷。既然是朝廷设立的学院,便请令免了学堂的赋税,夫子的粮饷也由户部支出,学员务工后的所得也教回户部即可。”
玉桥眼中的欣赏之意溢于言表,瑷曦的乐观让他心情舒畅,瑷曦的善良让他欣赏,瑷曦坚强的意志和行动力更让他心中动容不已。月姬在一旁眼睛掠过瑷曦看向玉桥,眼光掠过一丝黯然。
偌绯和硕熠闻言也认可的点头,偌绯说到:“三部齐动,这事儿定能成。只是各部关系微妙,也不是我们能插上手的,只有麻烦皇兄来调动了。”
硕熠回到:“为国为民本是我们皇族儿女生来的责任,何来麻烦一说。今日倒是麻烦了玉桥公子和三小姐,两位心思缜密,为人民请命,让人钦佩。”
硕熠顿了一下,带着一丝审视的意味看着玉桥公子,说到:“玉桥公子才倾皇朝,若能入朝为官,是皇朝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啊!”
玉桥温润一笑:“玉桥只是一介书生,九皇子太高看了。玉桥生性散漫,实在难当重任。”
众人见此事已差不多,便又闲话了一些民生之事。瑷曦示意月姬上前给众人加茶布点心。
月姬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