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锅巴,要太阳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章 锅巴,要太阳的! (第2/3页)

绝对不一样,可不就轰动了?可问题就在于,大陆同胞听的磁带,看的录影带,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盗版!如果没有盗版,大陆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可能认识那什么小虎队。

    所以说,盗版的威力无穷啊,这时候不是流行一个说法么,说卖毒品不如搞盗版,说的就是搞盗版的利润跟贩卖毒品差不多,但贩卖毒品要枪毙,搞盗版被抓住了,顶多是个罚款,所以很多毒枭后来都转行搞起盗版了。

    其实说的也是,不说录像带,单说这录音磁带吧。这时候一盘盒式磁带零售价最少都要十块钱,零售价是十块钱,那这盘磁带的成本是多少呢?咱们可以来算算。

    首先因为是盗版,不用交版权费,这一块儿最大的成本就没了,然后一盘空白磁带的成本才一块五左右,加上制作成本、包装成本等费用,一盒包装精美的录音带出来,成本顶天三块钱。然后又因为是盗版,也不用缴各种各样的税,制作完毕直接就可以拿去卖。就算大批量搞批发,批发价最少也得六块,一盘磁带毛利润起码赚一倍,这利润得多高啊?单纯从利润率来说,这不就跟贩卖军火毒品差不多了么?风险率还低的多。

    当然了,这时期的录像带磁带的盗版利润还算差的,真正的盗版黄金时期,还应该是VCD开始兴盛,到了95以及96年的时候,盗版VCD光盘,那才真的是一本万利的行当。

    怪不当的后来人都说,后来的毒枭都改行搞盗版了,就因为中国大陆的盗版利润太大了,国家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又低,结果就是让盗版在中国横行,当然了,这种盗版也击碎了中国本来就脆弱不堪的唱片业,可以说中国本土流行音乐在度过九四、九五、九六年这几个黄金岁月之后,九七年开始,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就全面走下坡路,基本一蹶不振了,而这最大的原因,就是盗版横行,让唱片销量巨减。

    就因为后来盗版猖獗,加上互联网崛起,唱片业整体开始萧条,大陆的流行歌靠卖唱片已经基本不赚钱了,那时候许多歌手大都是靠唱片销量打名气,实际却是靠广告、拍电影、拍电视以及走穴搞演出混饭吃。也就因为这样,这才一个二个这时期成名的名歌手相继没落,比如那个陈琳,不就因此抑郁了,进而跳楼自杀了么。

    王乐记得等到后世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唱片业第一经纪人苏越曾经在后世说,中国大陆的唱片工业,先天就不足,无论政策扶持还是唱片业大环境,都对本土流行歌曲发展不利,加上国外流行音乐的围追堵截,让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一直就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九四到九七年那短本土流行乐的火爆时期,只是一阵虚火。

    正是本地音乐发展不起来,再加上盗版横行,这才让外来的什么港台流行歌曲以及后来的日流寒流在中国大陆横行无忌,然后这些外来音乐的横行,再次冲击大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