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南海风云 (第3/3页)
而感慨不已,同时对未来远东格局即将产生的变化有些焦虑,但这些他也做不了主,以他身份地位能做到今天这步已算不错了,他只能祈祷荷兰人更能打些,如能挡住大明的第一波攻击,和大明周旋的话,那么对于西班牙未来在远东的布局就会有利的多。
张锡钧在送走各国公使后,把今日同对方会晤的经过详细写成了折子,随后送往宫中。
朱慎锥看完了张锡钧的奏折,对此还是表示很满意的,作为总理大臣张锡钧在外交方面还是干的不错,而且还通过这件事不仅敲打了各国公使,更确定了这件事的性质,又拉拢各国为大明所用,联手准备发动对荷兰的战争。
至于西班牙的小算盘,朱慎锥也是看得明明白白,这无非关于各国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利益罢了。只要西班牙知趣,不帮荷兰就行,至于对方袖手旁观还是其他都无关紧要。
几日后,由南洋押解北上的荷兰俘虏抵达京师,朱慎锥这才当着众臣的面宣布了这件事,并把这些俘虏交由内阁和三司,严查罪行,国法处置。
当知道荷兰人居然如此胆大包天,在南海做出这样行径后,文武官员皆是大哗。甚至有不少年轻气盛的官员当廷愤慨,区区荷兰弹丸小国居然敢犯上假冒海盗截杀大明商船,必须要严惩不贷。
有人还提出了当年汉朝时虽远必诛的看法,认为这件事不给荷兰人一个教训,未来对方得寸进尺还能了得?而且荷兰人一直对大明有着企图,之前无论是天启年间的偷袭福建导致的海战,还是后来趁大明内乱后占据小琉球的行径,这些都有前例。
之前大明大度,不和对方计较,仅仅是派兵驱逐对方了事。可现在对方倒好,非但不痛改前非还做出这等事来,如何能容忍?
中国人最重要的就是面子,面子可以代表一切,现在荷兰人明着打大明的脸,这面子还要不要了?
一时间,朝中喊打喊杀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堂堂天朝上国如何能受这样的羞辱?朱慎锥作为皇帝顺水推舟,让张锡钧出来告诉欧罗巴诸国对此事件的态度,得知各国也赞同对荷兰采取军事行动,驱逐荷兰人并且严惩罪魁祸首的时候,对荷兰开战的声音就更大了。
就这样,朱慎锥当众宣布,大明因此事件对荷兰进行宣战,准备调集南洋海军和北洋海军一部,再从远洋舰队中抽调部分战舰,组成一支规模庞大的联合舰队南下,直取荷兰在远东的老巢巴达维亚,一举歼灭荷兰人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抓住罪魁祸首,驱逐其势力。
旨意下达后,内阁遵旨开始行动起来,总参议府、兵部和海军方面也快速开始准备。
为考虑到统一指挥,朱慎锥特意点了郑鸿逵的将,让远洋海军提督郑鸿逵为这支舰队的最高指挥官,调集大小战舰七十四艘,再加英国、葡萄牙、瑞典、波兰立陶宛王国配合加入的战舰、武装商船共计十九艘,合计九十三艘战舰在东南的广州地区集结,这场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