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高梁河车神的诞生 (第3/3页)
跑的法术?”
陈云嗯了一声道:“例如有天你驾驭驴车被人追杀,一般情况下驴肯定跑不过马,可要是你施展这门法术,便可让驴拉车之时跑得飞快,一夜之间奔袭数百里也非难事,你……要学这门法术吗?”
赵匡义眼前一亮道:“居然还有如此神奇的法术,晚生想学也。”
唉。
果然是高梁河车神。
陈云这般修为了,听到赵光义想学此法术,都忍不住内心想叹气。
在历史记载之中,赵光义成为宋朝第二任皇帝,发动了高粱河之战,其目的就是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后《辽史》中记载:宋军初战获胜后因赵光义指挥失误遭辽军伏击,溃败中赵光义“仅以身免,窃乘驴车遁去”。
这一细节被后世史书与民间演绎为“驴车漂移”,暗讽其军事无能。
赵光义也正是因为这一典故,被戏称为“高梁河车神”。
陈云原本还想试探下赵匡义,看看其有没有好学之心。
如果有的话,他不介意改变历史,让赵光义多学点军事上的东西,然后再教一些粗浅的修行方法,助其收复燕云十六州。
谁曾想这厮只想学逃跑、保命的法术,当真窝囊。
陈云没有再与之多说,只是传授了一门粗浅的法术。
赵匡义很认真的把口诀与方法记住了,但是也没有太过重视。
在他看来这种所谓不需要法力就能施展的法术,到底能否施展成功,其实还是另外一回事。
这边陈云刚教完法术,院子外面就传来一阵脚步声。
片刻后,赵匡胤从外面走了进来。
赵匡义立刻站起身询问道:“兄长,晋王答应了吗?”
赵匡胤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他说与我非亲非故,为何要帮?”
说着,他看向陈云,“学究,学生无能,晋王实在是不肯帮忙。”
陈云气定神闲道:“此事我早已经知晓,也罢,我亲自出面与晋王聊一聊,帮你说服他。”
赵匡胤忙询问道:“我现在备车马与学究一同前往晋王府拜会晋王?”
陈云坐着纹丝未动道:“让我亲自去见,那晋王还不够资格,我将他召来一叙吧。”
嗯?
晋王可是未来的皇帝,你居然说不够资格让你拜访?
赵匡义有些诧异,心说你到底什么身份,竟然敢说出这样的话?
赵匡胤虽然也不知道陈云现在身为道教大帝,但是他知道对方是吕洞宾的师弟,本身就拥有着很高强的法力,所以在听到陈云召晋王来,马上说道:“那就有劳学究替学生出面了。”
“不碍事。”
陈云摆了摆手,还是坐在那边没动。
赵匡义看的愈发糊涂,暗思陈云到底要如何将郭荣召到此处来。
正当他心生疑惑之时,突然四周空间产生了涟漪。
紧接着,四周的景象急速发生着改变,从原本夜空下的后院,一下子变成了光明四射,充斥着无穷云气的天宫。
赵匡义面目略带错愕。
他可以清楚的看见,身处的天宫祥光阵阵、香烟馥馥、紫炁弥漫,就宛如来到了仙境。
这一刻,他才知道眼前端坐着的陈学究的确是仙长,并且还是法力高超到难以置信的那种。
正因为得知陈云法力无边,赵匡义有些暗暗懊悔刚才不该只想学操控牲畜的法术,如果他想学更多,兴许一只脚踏入仙途了。
别说赵匡义第一次见到陈云施展“移景”大法而感到目瞪口呆。
饶是稍微知道一点陈云底细的赵匡胤,此时也被眼前景色变幻,弄得有一些瞠目结舌。
赵匡胤有一种本能的直觉,眼前的不是幻境,更像是真的天宫仙境。
正当赵氏兄弟二人讶然时,陈云伸手招了招手。
旋即,郭荣的魂魄便被召来。
赵氏兄弟二人一看,顿时间更为讶然。
他们当真没想到陈云会用这样的方式召来郭荣。
或许是因为陈云施展大法“移景”与招魂的缘故。
这让先前对其心存一些些质疑的赵匡义不由来了兴趣,想知道陈云接下来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