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宋青书——番外三 (第2/3页)
有些久了,伤了脏腑,要好好调养一番,你也不要为谢前辈担心了,如今我父亲与几个师叔也在帮忙寻找,张师弟跟那个鞑子郡主也在四处奔波,你如今最主要是把身体养好,其他自有别人操心呢。”
殷离见到宋青书关心的眼神,到嘴边的硬气话也收了回去,看着宋青书盯紧,不许她反对的眼神,心中满是温暖,柔声回道:“你是武当的大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这世上你跟阿牛哥是对我最好的人了,还是你们武当派的人对人都这么好,我这么丑,你看着不难过么?”
“还好了细一看丑丫头也没有那么丑,喂!你当本少侠的善心那么廉价吗?要不是看你还有点聪明劲,我才不冒着得罪丐帮的风险救你呢?你不要老提你的阿牛哥跟本少侠比成不?他比的了吗?”宋青书一脸得意非常,自恋狗屁的说道。
殷离哪里料到宋青书是这反应,她对张无忌感谢之时,张无忌可是温言温语,含情默默的回应,谁知道宋青书白顶了个少侠的光环,真面目却这么可恶,不由怒道:“你给我滚,我在不要理你,真可恶。”殷离拿慈枕扔了过去,仍然不解气,可是气血翻腾之下又没有力气起身,动武。
“哈哈!没有打到,本少侠可不奉陪了,光顾着救你,把雷雪给忘记了,你先好好休息,不要随意出门,丐帮弟子遍天下,没有地方是他们找不着的,我先去接雷雪,就着给你抓药,回来在跟你说,你放心好了,我会把你平安的消息传给你的阿牛哥,让他可以安心,专心寻找谢老前辈。”宋青书轻松自如的接住瓷枕,取笑了殷离两句,见殷离怒了,赶紧闪人,只留下余音在殷离耳边回荡,殷离打开窗户看着那在夜色中远走的身影,满心的愤怒消失无踪,心中升起一股笑意。
自那日宋青书带着雷雪回来后,就照顾着殷离,殷离少女心性,与宋青书一般喜欢着雷雪,每日服药练功后,就抱着雷雪玩耍,在这难得清净的日子里,两人无忧无虑,开心生活,也没有那么烦恼,宋青书也将寻找莫声谷之事抛在脑后,他是有那个自信,以周芷若那个机灵人在,两人不可能会出什么事情,却不想那二人在机灵也是人,照样九死一生。
殷离虽然为谢逊与周芷若、莫声谷担心,却也知道以她这身手,也帮不上忙,所以在每日修养玩乐之即,为了恢复容貌和增强自身的武艺,每日不曾间断的修炼周芷若送的心法,也试着将谢逊传授于她的毕生武学知识溶为己用,她虽然出身不凡,到底离家太早,而金花婆婆传授于她的又是外族武学,对谢逊此等高手的武功心得,却是难以理解。
知道宋青书武学传自大家,自有渊博知识,常常将疑难之处拿出来与他请教,宋青书自从得到北丐武学精义后,又要死记武穆遗书,弄的文思经历耗尽,修养了这一阵子,才恢复过来,此刻见到殷离修养,玩耍之余,不忘自身精进,不由佩服,也收了调皮的心性,认真学起北丐之武学。
这一学而起为他打开了另一番天地,使他脱出武当武学以柔克刚的至理,认识到至刚的威猛之力,将降龙十八掌一一学起,越学越是精深,虽然才学的几掌也让宋青书对那些武林前辈自愧不如,光看这一残缺不全的武学精义,内中还有许多机密不曾写下,可以想象那位前辈一身成就绝对不在太师父之下,武当唯一可以骄傲的就是武当武学全部是太师父首创,而那些前辈的武功却是代代相传的。
如此这二人边四处游走躲避丐帮的视线,边精修武功,当然也不曾忘记小雷雪,几次还为了争抢谁照顾雷雪而大打出手,也许是天天见面吧!宋青书每日喊着丑丫头之余也不曾注意到殷离的面容经过数次暴皮之后,皮肤越来越光滑,容貌也渐渐恢复成常人模样,而殷离对宋青书更是随意亲近,原来的少女忧愁也消去不少,正日里对宋青书喂来喂去,却不觉得有何不妥。
这一日两人行到大都,进城时已是天色渐暗,已尽傍晚,两人入的城后见城内男女老幼都在洒水扫地,将街道巷里扫得干干净净,每家门口都摆了香案,两人觉得奇怪,等进了客栈后,与店伙一打听方听店小二说明日是大游皇城之日。
殷离长与海岛,不知是怎么回事,宋青书通百书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当下给殷离解释道:“是一年一度鞑子皇帝大游皇城的日子,鞑子信奉喇嘛,每年要到庆寿寺供香,有数万男男女女扮戏□□,头尾少说也有三四十里长,很热闹的,你要是想看今晚早些安歇,明儿咱们起个早,到庆寿寺边的楼阁上占个座儿,保你把鞑子的狗皇帝、皇后、贵妃、太子、公主,郡主的都能瞧个好,也许还能看到你那快要做郡马爷的无忌哥哥呢!”
话说的有些酸,殷离不与他计较,这一路这样的酸话听多了,保证是她夸张无忌一句,宋青书就要酸十句,了解这一点后,殷离是再也不在宋青书面前说阿牛哥如何如何了,当下也不搭理宋青书的话茬,径自回了房间休息,宋青书知道殷离没有出声反对,反而回房休息就是同意了他的提议,面上一笑,吩咐小二送两桶水给他们梳洗,安歇这些事情不提。
第二日一早便听得门外一片喧哗之声,打开窗户只见街上无数男女,都是衣衫光鲜,向北涌去,人人嘻嘻哈哈,比派中过年热闹多了,炮仗之声,四面八方的响个不停,两人收拾一番相携去了玉德殿门外的街上,看着大都难得一见的热闹场景。
这二人也是巧合,竟然见了原著中安排给张无忌的戏码,又见到汉人忘记了亡国之耻,遭受着鞑子屠戮也不反抗,顿时心里沉颠颠的,也没有了玩乐的心思,沉默的下了楼阁,逆着人流走进旁边清冷的街道,心中升起百般烦乱的心思,尤其是宋青书,自他得了武穆遗书后,心知灭绝师太这最后一件事情必然是给他一副重任,他也预料到了是什么,却不想担负这沉重的责任,他没有权高位众的心思,只想自己快乐一日是一日。
直到今日看着大都内毫不以亡国为齿,不已身为末等人而愤怒,反而迎合着蒙古人,做蒙古人的走狗,一种众人皆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