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 中秋•打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3 中秋•打枣 (第3/3页)

了,今年这枣树的收成算好的,给土地爷留点儿甜头吧。”

    于是,一家人歇了一会儿后,把筐子抬到牛车上,往收购站走去。

    狭窄的车板上要放六个筐,月儿担心掉下来,开始还护在车边,可见那牛走的比较慢,枣筐也稳稳的,很快便放下心来。

    到了后来,只有父母走在前面的牛车旁,月儿和弟弟都拉在了后面。

    月儿边走边吃着从草丛中找到揣到衣服兜里的大红脆枣。

    这人现在越发小气了,虽然父亲说留点给土地爷,她还是从地上不遗余力地拣了很多,直到她和弟弟身上所有的兜都装满了这才作罢。

    随意地往衣服上蹭干净了,往嘴里一丢,哇!脆生生、甜丝丝,水份也足,确实很好吃。不过吃不了几个,就有点饱了的感觉。难怪说想成仙的人每日吃几颗枣,便足以活很久,果然有道理。

    看看青墨,果然和她一样正吃的起劲。

    收购站设在乡里,牛车一路爬坡越岭地哼哧哼哧地终于到达地点时,那里已经挤满了等着收枣的人,人群中心是张放在大树底下的桌子,桌子边坐着个满脸不耐烦的中年人正在记账。旁边还有一人在看秤,另一个人给交了枣的人数钱。人群吵吵嚷嚷的,好不热闹。

    父亲掏出烟锅,装上自家产的烟叶子,跟旁边的人借了火,就蹲在阴凉地吧嗒吧嗒的抽上了,母亲则取出随身携带的针线包,悠闲地坐在父亲身边,一针一针地纳起鞋垫子。山月儿不耐烦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便走到一边,看这收购站的院子。

    不过她很快就吃惊地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收购新鲜脆枣,0.2元一市斤。

    才两毛钱一斤?怎么会这么便宜。

    她赶紧回到父母那里,说:“今年枣子两毛一斤呢,是不是太低了?”

    父亲把烟锅往鞋底上一磕,面露惊喜:“啥?真的吗?比去年价钱高呀,去年才一毛五。看来今年能多赚点钱了。”

    可是,市面上的脆枣一斤似乎是一元左右啊,月儿在县城时特意留意过的。

    她想劝父亲拉到县城去卖,可是张了张嘴,却没说出来。在农村,大人一般打定主意后,是不会听孩子的,月儿还没那么不知分寸。

    但是苦等在这里很无聊,她拉上青墨去逛逛乡里的集市。乡里的集市不比县里阔气的农贸市场,就是一条街道,两边摆着货摊。

    不到“赶集”也就是乡里“交易会”的时候,集散了后,集市上很是冷清。几个卖菜的蹲在地上,前面地上堆放着的菜也种类少的可怜,无外乎就是家常见的茄子、油菜、辣椒等菜,一个个被日头晒的蔫巴巴,和商贩一样无精打采的。

    街上的商店门面旧的厉害,木门被风吹雨淋日晒的斑驳不堪,土墙上的白灰也剥落的几乎快没了。

    商店很宽敞,里面的商品数量不多,但种类比较多,从针头线脑到衣服锅碗都有,俱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

    青墨流连在文具柜台前,舍不得离开。

    月儿看着店里那些颜色艳俗的惊人的衣物服饰有些好奇。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才回来。此时交枣的人群已渐渐稀落。

    眼看着快轮到他们,父母表情轻松起来,正和旁边的人闲聊着。

    月儿也松了口气,本来她想如果还轮不到,就先回家去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