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凯旋归国 (第2/3页)
苗绍抱拳大声说道:“阁老放心,属下一定干好,将安东都护府打造得铁桶一块!”
刘衍满意的点了点头,苗绍是跟着自己从大盘墩出来的老部下了,留在这里很舍不得,可是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别人又不放心,只能如此了。
“另外,你这个都护要与朝鲜国搞好关系,将来朝廷还是要继续征讨日本的,朝鲜国虽然积贫积弱,可是人口却是足够的,将来也是一个助力。”
“是,属下记住了。”
这一晚,刘衍与苗绍交谈了许久,二人之间已经没有了上下之分,只剩战友之情。
次日,数十万明军将士继续北上,当大军经过原平安道定州的时候,苗绍率领国防军第六军将士在安东都护府驻扎了下来,后续的各种事务,都要在朝廷的支持下,由苗绍一力承担了。
对于苗绍来说,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在安东都护府各部布防,并且在汉城派出军队,督促朝鲜国尽快履行落实《汉城条约》。
刘衍率领其余各军将士继续北上,渡过鸭绿江后,从镇江堡方向进入辽东。
此时驻扎在辽东的是国防军第一军和第二军,而李定国率领国防军第八军、第九军、第十军驻扎在岭北都护府。
刘衍率部直接来到海州卫城,并且在这里见到了总兵官陈勋和总兵官王越,二人纷纷向刘衍恭贺朝鲜之行收获颇丰。
当日,众人在海州卫城内相聚。
经过几个月的重建和经营,辽东各地已经开始逐渐焕发生机,众多逃到深山老林中的汉人百姓,以及曾经被满人、蒙古人奴役为包衣奴才的汉人百姓,纷纷恢复了民籍,并且在民政部官吏和各地新任官吏的安排下,开始在辽东各地重新安家。
而山海关到沈阳之间,也出现了一条漫长的迁徙长龙,从关内各地开始有大量的百姓出关讨生活,民间百姓称之为“闯关东”。
刘衍听陈勋说起这些变化的时候,还大笑起来,没想到自己在明末竟然听到了闯关东这三个字。
只不过此时的闯关东与历史上满清治下的逃难潮不同,现在的百姓出关完全是自发前往,为的就是享受朝廷的优惠待遇和补贴,或者是奔着关外数量众多的耕地。
还有不少人本就是关内的“手艺人”,眼下辽东各地都在大兴土木,商贸和工坊也开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兴盛起来,这些手艺人是最吃香的,可以在辽东各地赚取不错的酬劳。
听了这些消息,再加上从镇江堡到海州卫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刘衍心中感慨万千。
辽东还是一样的辽东,在满清手中就是一片死寂,哪怕是历史上满清入关之后,辽东也依然没有发展起来,而是被满清给“圈禁”起来,禁止汉人出关讨生活,将偌大的东北当成了满人自己的私产。
可辽东在两千年前的大喊就是华夏疆土,奴儿干都司更是在千年前的大唐就是华夏大夫疆域,后世却成了满清鞑子的跑马场,还被一些遗老遗少,甚至是甘心当奴才的软骨头说成是“满清的嫁妆”、“没有满清就没有东北”之类的鬼话,真是愚蠢至极、可恶之至!
如今辽东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手中,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从满清占据时期的死寂,变成如今的欣欣向荣,高下立判!
“所以说,汉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民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