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义务兵制 (第3/3页)
间的尚武之风,一旦遇到大规模战事,朝廷可以轻松的临时征召到数量可观的,接受过军事训练,甚至是大量退役的优秀兵员!
至于被登记为府县兵的男丁,在训练的三个月里,朝廷也会提供钱粮,府县兵每月有军饷三十文、口粮十斤、食盐一斤,数量不多,毕竟府县兵只是每年三个月的训练,算是兼职的,可以为百姓男丁减轻负担,为百姓增加一部分收入。
而驻防军和国防军将士的军饷待遇就不必多说了,按照现行的标准就已经足够丰厚,朝廷还会对将士们的家眷进行照,以解决将士的后顾之忧。
同时,所有明军将士的选拔、考核均由国防部征兵司、操练司负责,最终上报给国防部尚书田辉叙审核。
在这份方略中,刘衍还特意加上了一条,那就是不管是驻防军还是国防军,所有兵马的装备都由朝廷直接供应,任何将领都不得自行打造兵备。
如今装备部已经在全国各地大建军工基地,除了灵山卫是目前大明最大的军工基地之外,在北直隶、南直隶、山西、湖广等地,每一省都建有一处大型军工基地。
同时在大明各府、各县都设有规模不同的武库,按照刘衍的规划,大明此举也是仿效大汉的军备制度,要在全国各地都储备数量足够的兵备,只要兵源足够,随时可以在全国各地拉起数量可观的、装备精良的大军来!
当然,这样做也是非常耗费钱粮的,即便是以现在大明充足的财力,也只是先在长江以北各处逐步落实,长江南方也只是在南直隶和湖广两处推行,可见此举耗费之大。
财政部尚书岳明、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参谋部尚书陈新甲四人抱着这份方略足足看了半个多时辰,在此期间刘衍并没有催促几人。
过了一阵,几人陆续看完,但是依然眉头紧锁,显得心事重重。
刘衍看了看四人的样子,问道:“怎么?本公的这份方略何处不妥?”
陈新甲、田辉叙、荀景云三人没有说话,而是纷纷看向了财政部尚书岳明,岳明见状不由摇了摇头,便站出来沉声说道:“阁老,属下担心这份方略一旦实行,朝廷每年的军费开支会急剧增加,虽然如今朝廷的财力还算充足,可是现如今朝廷铺的摊子太大了,各方各面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属下担心这义务兵制度一旦落实,朝廷会被庞大的军费开支拖垮的。”
其余几人显然也有这方面的担心,此时都是点头赞同,关于朝廷开支的问题,的确是让岳明开口比较好。
可是让四人想不到的是,此时刘衍却并不在意推行义务兵制引发的军费暴增问题,而是说道:“钱财不是问题!如今大明各地的新政之策已经基本落实,只有福建等少数省份刚刚开始,不过问题也不大。由此可见朝廷的财税收入会一直增加,本公也会不断为大明开拓财源,所以诸位不必为钱财担忧!”
“此外,在义务兵制的方略中,给全国府县兵发放补助,虽然看上去是大大增加了朝廷的负担,但是另一方面,同时也增加了天下百姓的收入,只要百姓手中有钱了,大明的经济就会慢慢发展起来,长此以往朝廷的商税、关税、田赋等收入也会跟着增长,最终都是利国利民的结果,所以诸位不用为此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