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九章 征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九章 征讨 (第3/3页)

议论起来,显然在关乎生死大事的问题上,根本没人在乎洪承畴这个总督的威严和面子。

    洪承畴见状压住心中的怒火,说道:“此事圣上已经责令户部筹集钱粮了,本月内便会将钱粮补齐,诸位还是回营整顿兵马,明日不要耽误了大军出征的吉时。”

    随后洪承畴语气一变,冷声对众

    人说道:“此战本督率部出战,如果有谁不听号令,别怪本督不留情面,圣上可是赐给本督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临机专断之权!”

    众人闻言心中一凛,纷纷抱拳领命。

    次日,洪承畴率部从德胜门出发,向西南方向行进,前往山西。

    大军浩浩荡荡经良乡、涞水、过保定,然后折而向西进入真定府,在行进了八天后,大军抵达了井陉关。

    井陉关因其地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称井陉。《吕氏春秋》、《淮南子》都称\"井陉\"为天下九塞之一,可见此处的重要。

    井陉关,又称土门关,汉朝时便在此口置关,它与南面的壶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

    井陉关包括西故关、娘子关和东土门关三部分。明正统二年修复关城,是西北入冀之锁钥,故有\"依籍特重\"的说法。

    此时各镇十一万大军在井陉关内外驻防,洪承畴带着各镇总兵官进入关城休息。如今关城内只有三百多守军,比兵部规定的“两千精锐”相去甚远。

    官厅内,洪承畴正要部署方略,准备先率部收复太原城,然后与大同镇、山西镇南北夹击,先击败盘踞在山西的流贼兵马。

    可是还没等洪承畴开口,唐通便率先说道:“督臣,朝廷的钱粮什么时候到啊,我营中已经断粮了!”

    左光先也说道:“在开拔的时候,督臣曾说朝廷会陆续将欠缺的钱粮运来,可是这都八、九天过去了

    ,为何还不见钱粮送到?”

    洪承畴微微皱眉,说道:“各镇情况都是如此,就连本督的督标营也是缺粮。朝廷艰难,诸位还是体恤一下,再等几天。”

    这时,吴三桂说道:“督臣,不是我等不体恤朝廷,而是这一路走来,各镇都是节衣缩食,各部将士心中愤懑、士气低落。就连本镇内,都已经有数百逃兵了,相信各镇的情况都是如此。”

    其余几人纷纷开口说了起来,果然各镇都已经开始有了逃兵。

    这一点洪承畴也是知道的,因为就连督标营也开始有士兵逃亡了。

    洪承畴见众人态度坚决,显然是暗地里已经通了气的,自己也不好与众人闹僵,于是便说道:“那以诸位的意思,怎么办?”

    几个总兵官都看向了吴三桂,只见吴三桂说道:“督臣莫怪,我等都是为了保全兵力,也只有如此,才能打赢此战。所以我等以为,大军应驻守井陉关,等待朝廷钱粮运到,再继续进兵!”

    洪承畴眉头紧锁,说道:“本督理解诸位的担忧,不过停留在井陉关是不行的,大军必须继续前进。当然断粮迎战的事情,本督也不会做。所以本督以为,大军应继续前进,先拿下太原府城,然后依托坚城,获取城中的物资,然后再等待朝廷的钱粮补给,如何?”

    几人犹豫了起来,随后吴三桂问道:“各镇现在已经基本断粮了,如何走到太原去?”

    洪承畴

    咬着牙,说道:“将井陉关周边的所有粮草搜集起来,全部带走!再不够,各部杀马充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