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0章 竹体房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0章 竹体房屋 (第3/3页)

怕很多东西都被雨淋湿,可谓损失惨重。

    但、看到眼前一排排已经竖立起来的竹子,村民们伤心有之,倒也不至于绝望而没有盼头。

    听说了吗?这些洪水将会是他们以后的河流,上下挖通后,他们就能建梯田,正好有河水能灌溉。

    说不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村民从一开始的不相信姜长安,现在呢、只差没把人当神一样供着。

    山上的基建如火如荼,慢慢的接近了尾声。

    说出去你们可能不相信,一个村的房屋能在大半天之内全部建设完成,想想就让人一阵恍悟。

    这就是流水线的力量,同一个部件,哪怕数量再多,几个人一起也能很快搞定。

    特别是很多东西,老人和小孩子都能做,就问你厉害不?能不快吗?

    部件搞好了,桩子也打了,这才把组装好的竹墙立上去,架好房梁,盖屋面。

    三室一厅的竹屋,十六栋,稳稳当当地竖立在那里。

    地板也是竹子铺成的,而且悬空,离地面还有二十公分,延伸到房子的四周,还有屋檐覆盖。

    精致漂亮极了,村民们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可以拥有这样漂亮的屋子。

    天气已晚,村们纷纷搬到自己分配到的房子里,哪怕屋子湿哒哒的,他们也非常开心。

    好些人搬来了自己的家具,直接就能安家落户,安稳度日。

    他们这样像受灾的样子?如果是,灾难能不能再来得多一些。

    趁着小恩人还在,把他们的事情都解决了才好。

    房子有多做了一间,直接让那些土匪住了,不过、有成东看着,以防他们捣乱。

    而姜长发四人,则是住进了一户只有婆孙两人的人家。

    而、很多村民自发地给他们送来物资,有粮食,还柴禾等。

    屋子里燃起了火,炉子上焖着米粥,没多久锅里就飘出了香气来。

    几人围着炉子烤火,淋了一天的雨,这样的温暖的火真的非常珍贵,还有食物。

    姜长安感觉异常饥饿,眼巴巴地等着米粥出锅,这时候的她看上去就跟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小姑娘一样。

    心切、嘴馋。

    可谁能想到,这小姑娘竟然这样厉害,一天之内,指挥全村人做出十六栋的三室一厅。

    烧火的老婆婆忍不住感叹,“小恩人的亲人可真有福气,有这样的一个厉害能干的家人,一定很自豪。”

    哪像她家的孙子啊,明明跟小恩人一样大,但本领却差完了。

    当然,能培养出小恩人这样人才的家庭肯定也不会差就是,这身份她就羡慕不来了。

    “嘿嘿,婆婆过奖,我也就一般般,你家孙子也很不错,孝顺又能干,我今天看到他干了很我活咧。”

    一个老一个弱,能在村里生存,一来这村子的风气应该不错,二来两人肯定也是勤快能干之人。

    说到自己孙子,婆婆也是骄傲的,虽然孙子不能跟姜长安这样的能人相比,但在村里也是一等一的好样。

    “嗐,能干啥,没有一技之长,也就土里刨食而已,只是、以后的日子可难过哟。

    原本我那短命的儿子儿媳算是能干,开了不少田地出来,我们婆孙俩拼了命的干,一年到头也能温饱。

    可现在没田了,以后的梯田开垦,我们也抢不过别人家那有力气的啊。

    恩人姑娘,梯田是怎么样子的呀?水能从哪里上去?我们要怎么开垦才更方便。”

    老婆婆不懂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也是心急的,对未来多少有些彷徨。

    姜长安也能理解,然后娓娓道来,“田当然是平的,像阶梯一样,一层层往上叠。

    水流经的豁山口地势较高,可以直接从高处将水引进过来,梯田隔山的地方,可以架一个水桥,竹筒就能办到。

    而田的数量,我觉得村长肯定把好的地方按人头分。

    那些比较荒的地方自由开垦,你们有时间倒可以慢慢开。

    但只有两个人种田,开多了你们也种不出来,不如我教你们竹篾手艺如何?

    做竹床、竹椅、竹桌、竹凳.”至于那些簸箕啥的,很多村民都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