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二十二回 再见上海 (第2/3页)
钢要磨才亮!
....................................................................................................................................................
“我是带兵的,你是带兄弟地。 又有攸嘉的情分。 月生。 我就不和你转弯抹角了。 ”卢永翔进了房间坐下来,就开门见山了。
杜月笙恩了下:“那是自然。 督军有什么要问的,请问,月生一定据实禀报。 ”
“好。 ”
卢永翔虎虎地端起杯子就灌了几口,解了嘴里的酒涩。 然后看向了杜月笙:“月生你的出身我是知道的。 今日一见却不一样啊。 ”
“督军,刚刚您不是说有话直接问么?”杜月笙嘿嘿笑道。
卢永翔一愣,也笑了。 大手在头上摸了下:“好,好。 我问你。 你叫攸嘉带给我地话,和丰林那边,那么热心。 你图什么?”
“图自己的安全。 刚刚说了,人人知道攸嘉与我,我还能够站哪边?”杜月笙坦然地看着卢永翔:“虽然可以委屈着,但是督军胜了不是更好?”
他这个话好听,但是没说到卢永翔心里的疑惑上。 卢永翔不动声色的又问道:“月生。 你联张。 联蒋,先拖住孙,东灭江苏,回师再南下。 这个手笔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你可知道,如果一切成真,会如何?”
“知道。 ”
杜月笙认真地,一点也不躲闪卢永翔带着戾气地眼睛:“如果成了,督军坐拥江浙。 名至实归的江浙督军了。 两省之外,如果谈地好,福建也有督军半壁。 安徽本是督军故乡。 整个上海附近,督军一家独大了。 再进一步说,督军也许是天下独大了。 ”
“你莫夸我,天下独大我不敢当。 那两广的精兵也不是吃素的。 刚刚拿下江苏立足未成稳当。 福建就算有了半壁也是空的。 和两广势力犬牙交错。 没后患就是大幸了。 恩,听说,你和中正很好?”说了一半卢永翔峰回路转般的,忽然奇军突起了一句。
“蒋中正落难的时候,我帮过一次。 我虽然是江湖人,也是生意人。 看人,也是投资。 如果督军能够得到天下,我巴不得。 蒋中正也不是凡人。 其他月生看不上眼。 ”
卢永翔不由大笑起来:“我说了次了,我可没那个心得天下。 这乱腾腾的局面,谁收拾谁收拾去。 蒋中正确实有两把刷子。 月生你看人这么准。 难得看不出我?”
“督军。 月生只是个江湖人,只是守家而已。 看蒋中正也不是那么神乎其神的。 也就帮一个落难人,他和中山先生有关系,我和攸嘉所谓地一个赌注,不过是又一个投资而已。 ”杜月笙坏坏的一笑,演绎着奸商模样。
卢永翔直直的看着他,却摇摇头:“这次如果和蒋中正联手,你可愿意帮衬下?”
“大事,我做主不了,攸嘉和他熟悉,我想攸嘉去是更好。 ”杜月笙直白的顶了回去,想了下,他索性摊开了。
“这么说吧,督军。 我的手下文斌也是知书达理的人,同窗中也有点**党,说来说去地,我也觉得东洋人暗藏祸心。 攸嘉又和我说了东北的事情。 于是我就防备着,上海附近江苏安徽浙江三处,如果是一盘散沙,我想上海也难守!这就是我热心这个事情的根本。 ”杜月笙道。
看他这么干脆。
卢永翔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就这么肯定东洋人?”
“西洋人和东洋人全在打主意。 但是西洋人远了去了。 东洋人可在家门口,督军看了?您何必试我,这天下有眼睛的,谁看不到东洋人是大患?永夜望堂堂日本海军上将的侄子,居然对我一个草莽卑躬屈膝。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求什么?求的我杜月笙日后和他里应外合罢了!”
“你不肯?”
“金山银山不卖祖宗!”杜月笙慨然道。
“杜月笙,你这个话说的很,很好。 ”卢永翔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吐出了这句夸奖。 然后拿起桌子上地烟来。
杜月笙接过了,给他点上。
房间里,沉默了下来。
“中正那边,我安排人去商量。 上海,丰林那里,就拜托你了!”半响卢永翔低声道。
杜月笙看着他。
卢永翔地头一歪:“江山放了面前。 我不取么?哈哈。 ”
“督军是认可月生地想法了?”杜月笙惊喜地说道。
“你有看天下的眼光啊!可惜你没兵马。 月生,真的,你该来军中的。 上海对你来说,太小了。 传言你几年时间在上海,坐了万人之上。 我还当是传言,今日才知道,那传言还是小看了你。 ”
听了一方诸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