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导演亲自上吻戏 (第2/3页)
张德邦愣了一下,试探性的问道,“霍哥,咱这是……要把工作室扩一下?”
“有这么个想法,先找找人吧,回来跟我报一声。”
这下张德邦激动起来,“得嘞霍哥!放心吧,这事妥妥给你办好了!”
瞅霍哥这意思,工作室已经满足不了他了,这是要开公司的节奏啊。
公司要是搞出来,自己的地位那肯定是水涨船高啊,四五十岁的老张心中莫名澎湃,难不成咱也要成富一代了?
“谁的电话啊?”
刚挂了电话,刘亦霏就裹着浴巾走出来,伴随着白雾水气弥漫犹如天女下凡。乌黑的发丝贴在白里透红的锁骨上衬的发嫩。
霍云亭回头看的第一眼就呆住了,脑子里忽然想到了86版《西游记》。
“怎么了?想什么呢?”
“哦,没事,我也去洗个澡。”霍云亭匆匆进了卫生间。
睡觉的时候霍云亭还是照旧把她搂在怀里,只不过这回刘亦霏往上窜了窜,没靠着他胸口,贴在他颈处。
她喜欢被霍云亭抱着睡,但不代表她喜欢被人拿枪指着。
光抱着不上不下的有点难受啊。
想着想着,脸就红了。得亏现在关了灯,霍云亭瞧不见她发烫的耳根,要不然真是没脸见人了。
次日一早,众人前往赤坎古镇的堤西路。
赤坎古镇道路两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也算是个文化遗产了。
一行人扛着机子走在大街上,倒是没什么人盯着瞅,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这堤西路有绵延三百多米的骑楼街、保存完好的六百多座古老的骑楼,深得影视界人士青睐。
公认为这儿很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广州、旧香江的韵味,被人誉名为“电影街”。
王嘉卫在这儿指挥着工作人员布置场景,叫来几位主演开始讲戏。由于第1场戏拍的就是叶问和宫二,所以他着重针对于霍云亭和刘亦霏去讲。
他讲的很细致,霍云亭听的也很仔细,但说实话没怎么听懂。
无意间回头一瞥,发现徐浩风和另一位编辑邹镜之正在不远处奋笔疾书写剧本。
霍云亭大为震惊,他娘的这还真是老港片导演的做派,老王搁这儿搞文艺复兴呐。
说的唾液横飞,口干舌燥,王嘉卫咕咚咕咚灌了大半瓶水,看向几位主演,“明白了吗?”
“明白。”
“明白了。”
“差不多。”
王嘉卫满意的点点头,“OK,咱们争取一条过。”随后就转身离开。
霍云亭看了看刘亦霏,她耸耸肩,显然是也没太明白。
于是又转头去看张振和宋慧桥“二位听懂了?能不能给我讲一下?我没太听明白。”
两人先是一愣,都长舒一口气,“其实我也没怎么听明白。”
第一段戏拍的是叶问和宫二小姐夜中别离。宫二放弃了武,也放弃了叶问,最后结尾的镜头有一个离别之吻。
场有了,戏也明白,就是这台词儿呢?
很快王嘉卫拿着两页纸赶过来。
【我爹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后面的不多看,就这一句话,一股子王嘉卫风格的台词扑鼻而来,呛的霍云亭下意识揉了揉鼻子。
街呢,就是这条堤西路,只是霍云亭有个疑问,“老王,这不是夜间戏吗?怎么白天拍?”
“先试一试啦。”
“大晚上的戏你大白天拍,这灯光配得上去吗?”
“放心,这个好弄的。”
霍云亭见此不再多说,朝他比了一个OK的手势。
他的衣服百年不变,和拍《叶问》的时候一样,是一件素黑的长衫。
刘亦霏的造型可谓是千变万化,将头发盘起,穿上修身的黑色羊毛衫,领口那一片有水墨风格碎花穗子。
端庄威严。
这是霍云亭看到她这身打扮的第一反应。
一旁的王嘉卫也是赞不绝口,绕着刘亦霏转了好几圈。
“刘小姐,你真是我心中的宫二扮活了。”
刘亦霏腼腆一笑,“人靠衣装马靠鞍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