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2章 朱棣:抬头直视我,站起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2章 朱棣:抬头直视我,站起来! (第2/3页)



    朱棣眼里的朱高煦:愚蠢的莽夫。

    朱棣眼里的朱高燧:什么臭鱼烂虾。

    朱棣眼里的朱高燨:体天启运神功圣显武章肃文至纯宪孝肇天复道显仁中兴宣文神睿圣孝至德昭武皇帝。

    ……

    洪武三十一年,洪武皇帝朱元璋驾崩。

    依旧是熟悉的建文刚登基就削藩,朱棣也依旧选择按照原来的模板,计取北平九门,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兵将整个北平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只不过这一次在夺取了北平九门后,他并未着发表天下大同宣言,亦或者是去攻城略地扩大势力范围。

    他召集了北平城里的百姓,要发表一次演讲。

    城里人都觉得这位燕王爷怕不是闲的没事干了,你造反就造反,叫上我们这些老百姓作甚。

    难不成……又要抓壮丁?

    可恶的燕王!

    ……

    朱棣在北平城的城西搭了一座临时高台,台下已经汇聚了数万百姓,燕王府的护卫正在维护治安。

    数万人集中在同一片土地上,沸沸扬扬,嘈杂的让朱棣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极为愚蠢的错误。

    ——妈的,这么多人,自己嗓门再大又能有几个人听见?

    他手里捏着朱高燨为他准备的发言稿,本来他是自己写了一篇三千字的檄文,但看完小四的发言稿后,他果断丢掉了自己写的檄文。

    以朱棣的知识储备,能写出整整三千字的檄文,老朱知道了怕是要从土里爬出来感叹朱家祖坟冒青烟了。写的自然是不堪入目,更别提与朱高燨的文笔相提并论了。

    但稿子写的再好也没用啊,这里几万人,估计也就排在前面的几百号仁兄能听到。

    正当朱棣心里满满的绝望的时候,旁边一个稚嫩的孩童凑了过来:“爹,给你这个。”

    朱棣疑惑的看了过去,发现是朱高燨拿着一个铁皮物件递给他:“这是啥?”

    “我自制的喇叭,效果一般,不过父亲您嗓门大,应该是够用了。”

    “这玩意儿有啥用?”

    “可以把您的声音扩大,在场这几万人应该都能听到您的声音。”

    如果是朱高煦递来的,朱棣肯定是不相信并且一脚就踹过去了。

    可这是朱小四递来的,朱棣大喜,这物件可真是送到他心坎里了。

    朱棣对着喇叭口大喝一声:“安静!”

    在喇叭的帮助下,声音扩散了出去,如雷鸣般震耳,高台下数万百姓闻声也就沉默了下来,齐齐将目光看向高台上的朱棣。

    他们似乎在好奇,这位燕王爷手里拿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居然能喊出这么大的声音来。

    朱棣被几万人瞩目,攥着稿子的手心已经沁出了汗来。如果是被几万军士注视,他定然不会有丝毫紧张,甚至还会很享受。

    可是一想到自己要在数万百姓的注视下,喊出天下大同的口号,他的心脏就砰砰的快速跳动。

    他侧首看向一旁,年幼的怀安郡王朱高燨对他攥紧了拳头,仿佛在说:冲鸭老爹,你行哒!

    朱棣的心一下就放轻快了许多,他轻咳一声,提起喇叭,对着手上由朱高燨撰写的发言稿高声道:“燕王府的将士们,北平城的老百姓们,你们好!俺是朱老四,朱棣!”

    台下的人差点没收住,哄堂大笑了起来。

    连朱棣自己都差点没绷住,好在最后还是忍住了笑意。

    这个开头,实在是太灵性了。

    放在几百年后,这个开头可能没什么奇怪的,但这是明朝。

    藩王自称,应当是“本王乃大明太祖高皇帝之子燕王也……”,哪有用“俺是朱老四朱棣”这种没有前缀直称名讳的开头。

    太接地气了。

    不过这样一个接地气的开头,也让高台下的百姓们,觉得这位燕王爷亲近了许多。

    朱棣忽然一改刚才和蔼的神态,严肃的高声道:“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汉人的土地上!站在北平城,这块我们的先辈们用鲜血和尊严浇灌的土地上!”

    “几百年前,我们汉人丢掉了尊严,元人用马蹄践踏我们的土地,践踏我们汉人的尊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名为‘大都’的城池,这座名为大都的城池,奴役了我们汉人百年之久,这是所有汉人的耻辱!奇耻大辱!”

    “三十年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