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3章 朱高燨:终将飞升成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23章 朱高燨:终将飞升成龙! (第3/3页)

臣子。

    夏原吉,就是当代最为聪明,最有能力的人之一。

    他也是极少数,能跟上朱高燨想法的人。

    朱高燨身边人杰众多,数不胜数,但若是真说谁才是他麾下最得力的重臣,唯有夏原吉敢称第一。

    朱棣身边有“黑衣宰相”姚广孝,朱高燨的身边有“铜板宰相”夏原吉。

    “知我者,夏老尚书也。”

    朱高燨感叹道,“我往鱼塘当中洒了一把饵料,便引得百鲤匆忙争夺,将清澈的池塘,搅弄成了一滩子不见底的浑水。”

    “能在这浑水中保持清醒的,唯夏老尚书与吾也。”

    他话锋一转,道:“夏老尚书知道的这么多,又可知,自古功高震主,臣慧胜主者,难得善终?”

    夏原吉太聪明了,聪明到,令他的主公都觉得害怕。

    一个臣子,却能把主公的心思摸透,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东汉末年太尉杨彪之子杨修,便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正是因为太过聪明,才惨遭杀人之祸。

    夏原吉大笑道:“夏某自打当年踏进祁王府的那一刻,便从未想过善终!”

    秦淮河上,他上了祁王朱高燨的船。

    他答应过,要替祁王,做这个牺牲者,为大明的吏治,换一片青天!

    无论事成与否,他都必死无疑。

    事成,夏原吉会站出来堵住天下士子的风口,以肉身承受天下人的怒火,在火焰中被烧成灰烬。

    事败,夏原吉将会被恼羞成怒的天下文人围攻,死无全尸。

    那日,他曾在秦淮河上对祁王说:

    “有死而已,何惧之有?”

    今日,他仍是这般态度。

    倘若能以他夏原吉一人之牺牲,整改大明吏治,造千秋伟业,那便死得其所!

    夏原吉笑吟吟的说道:“我夏某其实是个吝啬之辈,此事天下人皆知。我连两枚铜板都抠抠搜搜,更别提夏某这条命了。”

    “倘若是别人说,要让我夏某为大明献出这条命,我定会上去抽他两个大嘴巴。”

    “我不入地狱,谁特么爱入谁入!”

    “可此生能遇一明主,实难得乎。西汉晁错腰斩于东市,东汉田丰为袁绍所弃,鸿门宴上的范增何其不甘,皆因未逢明主。”

    “我夏某虽然吝啬,但做生意,我还是略懂一二的。”

    “命,与明主,二者孰轻孰重乎?显而易见,明主更难得,命虽然只有一条,可人终究是要死的,倘若能心甘情愿的赴死,岂不快哉?”

    “夏某遇上殿下,倘若能一展胸中抱负,纵然是身死,也无悔矣。”

    夏原吉弯下了桀骜不驯的腰杆,向朱高燨躬身作揖。

    倘若没遇上朱高燨,后世史书会如何评价他?

    大抵就是“聪明能干,精于算计之人”吧。

    但夏原吉不愿止步于此,他想用自己心口的一腔热血,在史书上留下滚烫鲜红的文字。

    夏原吉,不只是一个属算盘的钱袋子。

    他要做追随英主,挥墨天下的名相!

    朱高燨伸手搭在了老夏的肩膀上,嘴角上扬:“你成就我,我成就你。”

    “君臣二字太浅,不足以形容你我之间的因果,你与我,乃是知己。”

    正如设立文武院时,朱高燨的初衷。

    ——天下文武,皆为吾揽入怀中。

    武院,是他为王朝铸造的一柄利刃;文院,是他为大明精心点缀的人才摇篮。

    他以天下为棋盘,以天下官员为棋子,然而棋盘交界的分别是楚汉河界,而是“吏治”。

    这是大明最大的一道坎,对于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迈不过这道坎,一切都将是过往云烟,历史书上平平无奇的一页。

    倘若能迈过了这道坎。

    他和明帝国,都将迎来各自的升华……

    飞升成龙!

    “我们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道路。”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永远被后人铭记,赞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