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朱高燨:炎炎之火,灭期近矣 (第2/3页)
他摸了摸鼻尖,想要掩饰自己的尴尬。
好家伙,原来是因为他把所有的政务全都丢给了东宫,太久未曾处理朝政,这才导致自己的耳目迟钝。
这也让朱棣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自己才两年没理政,朝堂就已经有些脱离他的掌控,那模拟里二十四年不上朝的嘉靖帝,又是如何独揽大权运筹帷幄的?
他想不通,不得不说,嘉靖帝实在是个神人,将帝王术用的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只可惜,这人的天赋用错了方向。
朱棣将目光落在了朱高燨的身上,包括自己在内,大明朝一共十六帝,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在权谋上比得过嘉靖,但朱高燨可以。
而且,朱高燨的天赋,走在了最为正确的路上。
这是他的儿子,也是他最信任最重视的继承人。
朱棣思忖片刻,问道:“你杀了王全,是有何算计?”
“引蛇出洞。”
“细说。”
“蛇,自然指的是南京留守党。”
朱高燨侃侃而谈,“南京留守党藏的太深了,想要把这些人找出来,哪怕是倾尽锦衣卫全力也很难做到。与其埋头苦干,不如用上一些巧劲。”
“留守党势力虽广,可想要拥立上来一个正三品的侍郎并非易事,付出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财力,他们把王全捧上来,是想让王全在上面帮着他们在北京发展势力,官官相护,环环相扣。花费巨大的资源把王全捧上来,给他们开了一个好头,日后所创造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前期的投入,这是一个怎么做都不亏的生意。”
“可现在,王全死了,他们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爹觉得,换做是您,砸了血本做生意,脾气再好能受得了?”
这得亏是在永乐朝,又有朱高燨坐镇北京,大明朝的党争问题才显得微乎其微。
如今大明朝不在皇帝控制范围内的有六个大党:
南北两京勋戚派系、西北武将派系、东北三省派系、祁王派系、东宫派系、南京留守派系。
很不巧,这六个大党里有五个是朱高燨的派系。
南北两京的勋戚,为首者是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安远侯柳升……,都站在了朱高燨这边。
西北武将派系,是如今大明朝的军事重心,为首者是广宁侯刘荣,朱高燨的人。
东北三省派系,辽东、建州、高丽的现任高层官员大都是朱高燨一手提拔上来的,忠心程度不言而喻。
祁王派系,是朱高燨在南京时发展的势力,核心成员如内阁首辅杨荣、左都御史苏武、户部尚书夏原吉、督税使吕朝阳、山东都指挥使苏文……
东宫派系,是迁都北京后,朱高燨培植的新人势力,最典型的莫过于执掌锦衣卫的沉青玉、现任锦衣卫二把手张牧之……
六个大党里五个都是朱高燨的人,孤立无援的留守党反倒是显得有些弱不经风了,根本就没什么党争可言,大明朝都是我的人,谁有资格跟我玩党争。
若是明末,对于一个大党来说,别说是一个侍郎了,就算是内阁大学士死了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大不了再换一个就是了。
崇祯帝在位十七年,内阁首辅换了十九任,可见党争有多激烈,甚至有官员连上级的名字都还没记住,这位上级就已经被撸下台了。
相比之下,留守党的行径已经可以说是人畜无害了。
即便如此,朱高燨也没打算放过留守党。
留守党人畜无害,是因为他们太弱了,在朱高燨的压力面前不敢探头,倘若他们的势力强大到可以威胁皇权,怎么可能还会人畜无害,今天朱高燨杀他们一个侍郎,明天他们就敢叫嚣着换个太子!
】
臭名昭着的东林党,在最初尚且弱小的时候,也不过是单纯的想要标榜气节,崇尚实学,想要去抵制朝堂上的激烈党争。可等到他们反客为主,成为朝堂上最大的党派之后,最初反对党争的东林党成了党争最勐烈的党派,疯狂的去打压其他党派,为了争夺权力不择手段。
屠龙的少年终成恶龙,对于一个外力无法摧毁的国家来说,内部问题却可以轻易的将他推倒。
如果不解决党争的问题,哪怕是朱高燨带着大明灭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成为了唯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