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6章 朱棣:便叫东辑事厂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6章 朱棣:便叫东辑事厂吧 (第2/3页)

的麻子呢?”

    “没有麻子。”

    “张麻子的脸上怎么能没有麻子呢?”

    “因为我以前是土匪,靖难时被朝廷招安,在锦衣卫混了个一官半职。”

    沈青玉问道:“以前当过土匪,和你脸上有没有麻子,有什么关系吗?”

    张牧之淡淡的说道:“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更愿意相信他叫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应该长着麻子。”

    沈青玉闻言肃然起敬:“张兄境界之高,在下望尘莫及!”

    张牧之摆手道:“不值一提。”

    沈青玉问道:“张兄此等见解,怎会去落草呢?”

    张牧之叹息道:“实不相瞒,在下出身钟鸣鼎食之家,读过些许圣贤书,奈何家道衰弱,这才知百无一用是书生,只得落草为寇。后来太祖殡天,天下风云变幻,在下遂投效官军,追随燕王,新朝后,在下被编入锦衣卫任职。”

    沈青玉听的目瞪口呆,合着这位爷还是个惯犯啊!

    世家出身,后来家里破产了以后当了土匪,一看到燕王造反又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当了反贼,等到燕王朱棣打下来天下以后,他又成了锦衣卫的鹰犬。

    土匪、反贼、鹰犬,好家伙,这位仁兄说起话来文绉绉的,干的却是刀头舔血的差事!

    二人闲聊时,朱高燨用勺子舀了一勺鱼汤,轻吹后尝了一口,鲜美至极,他向那二人招了招手:“过来喝口汤吧,我一个人也喝不完这么多。”

    沈张二人受宠若惊,却又不敢推辞,只能拘谨的走来,有幸尝到太子殿下亲自炖煮的鱼汤。

    鱼汤的滋味虽美,却不如权与力更加醉人。

    朱高燨熬了半个多时辰的鱼汤,他自己却只是喝了半口,便拎起青釉酒壶豪饮。

    他淡淡的说道:“我确实不喜欢喝鱼汤,只是单纯的喜欢熬汤的过程,至于李彬,对我来说不重要,没有他,对我来说很重要。”

    这话,是对张牧之说的。

    朱高燨并不是享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他只在乎利益,于大明而言需要的,他则会争取来,大明不需要的,他也会毫不留情的铲除。

    无论李彬曾经做过什么,无论他对于大明有何贡献,曾经帮大明击退过多少的劲敌,可当他背叛大明的那一刻,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张牧之放下了手里盛着鱼汤的瓷碗,看了一眼自己刚才所在的位置。

    从熬汤的铁锅,到他和沈青玉闲聊的位置,隔着十余步,刚才他说话的声音并不大,然而殿下却听的一清二楚。

    这他妈的是长了顺风耳吧?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君不见,狮虎猎物获威名,可伶麋鹿有谁怜?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朱高燨悠悠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他这些话,其实是对自己说的。

    西南一战,烧死了六七万的叛军,大战之后又是小战,陆续全歼了将近五万叛军,彻底荡平了西南的叛乱。

    一令未冷尸先寒,大雾血蔓千溪染,猛夫横碎嘶吼中,春雨难洗一身腥。

    ……

    北京有一宽而长的水系,元人称之为「海子」,也有人叫这里什刹海,在元朝此地是运河的终点,一派舳舻蔽水、万桅千帆的繁华气象。

    而到了大明朝,这里不再有漕运码头的热闹,却有河岸垂柳,水中荷花的幽静雅致。

    朱棣靠在一株柳树下,手里翻着一卷颇为有趣的闲书,他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喜欢在这株柳树下偷得浮生半日闲,只不过那时候,身边总是会有一位贤惠的美人为他沏茶。

    几十年过去,柳树还在,美人却早已不见。

    汤承站在皇帝身后,娴熟的为朱棣捏肩,轻声道:“陛下,奴婢听说近些日子来朝堂上不太安分,有些人还在念叨着太子爷南征的事。”

    朱棣将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