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9章 恒景的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49章 恒景的时代 (第3/3页)

   【恒景三十一年末,锦衣卫指挥使吕朝阳辞去职务,返回广西老家,得以善终,这也是锦衣卫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善终的指挥使,在位四十年,死后追封桂国公,后又追封为灵川王。】

    【恒景的时代落幕了,但漫漫历史长河中,永远都会为恒景盛世留下璀璨的一页,你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

    【你曾亲眼目睹巨人,以血撑天!】

    【永恒如月,伟岸如日,那巨人,被后世人尊称为恒景大帝!】

    【朱瞻墭的随机身份碎片模拟结束。】

    朱棣看完这段,如痴如醉。

    他这次看到的是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祁王,不,准确的说是恒景帝。

    一个年迈的皇帝,一个年轻的太子,一个时代的落幕。

    已经走到人生路尽头的恒景帝,一手控制着大明前行,另一手在为自己死后大明的走向而推演,算尽世事,此时的他早已不见年轻时的桀骜不驯,唯有平静与理智。

    朱棣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扯着嗓门儿喊道:“小橙子,汤承,你他娘的藏哪儿了,给老子滚出来!”

    汤承听到皇帝的声音,连滚带爬的就跑了过来,毫无大太监的风范:“奴婢在,陛下有何吩咐?”

    朱棣双手叉腰,道:“备驾,朕要去看一看朕的好圣孙!”

    汤承懵了:“皇上要去江西吗?”

    一听这话,汤公还以为这好圣孙指的是赣王世子朱瞻基,毕竟解缙解学士那句“好圣孙可旺三代”给人留下了印象太深了,一提起好圣孙就想起来朱瞻基,一提起朱瞻基就想起来解缙,一想起解缙就想起来打板子……

    朱棣反问道:“谁说我要去江西了?”

    汤承有些疑惑:“难道陛下所说的不是赣王世子?”

    “什么赣王世子,朕说的是祁王世子朱瞻墭!”

    朱棣这才回过味来,“他娘的解缙,此贼误朕,险些害的大明传到叫门天子手上,娘的,越想越气,解缙现在何处?”

    汤承回答道:“呃……解缙还在昭狱里关着呢。”

    朱棣大手一挥:“去,传旨锦衣卫吕朝阳,让他狠狠的把解缙给打上个二十大板!”

    汤承在心中点了根香,为那位昭狱里的解学士默哀。

    ……

    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昭狱。

    “今夕是何年,哦,今夕是永乐十五年。”

    阴暗的昭狱里,解缙嘴里叼着根干枯的草根,躺在泥土糊的榻上,无聊的打发时间,“也不知太子爷把我老解忘了没有,怎么也没个人跟我说一声呢,哎……”

    解学士是真够惨的,在这昭狱里一蹲就是这么多年,也没人挂念着他,昭狱里也没什么打发时间的东西,让解学士好生无聊。

    “解学士,解学士还活着吗?”

    听到耳边传来细碎的问候声,解缙一下从榻上跳了起来:“解某在这儿呢。”

    “哦,解学士您还活着呢,这可真是太好了。”

    那人将牢狱大门上的锁链打开,走了进来,解缙定睛一看,还是个熟人:“吕大人?”

    来者正是吕朝阳,和解缙也算是熟人了,毕竟在纪纲谋逆一案的时候,吕朝阳也来昭狱里蹲过,和解先生算是狱友。

    只不过吕朝阳没解缙这个本事,他蹲了没几个月就放出去了,而解缙一蹲就是以年为计数单位,这蹲监狱的本领实在让人钦佩。

    昭狱归吕朝阳管理,故而在老吕出狱以后,也没少照顾解缙这位狱友,至少解先生每日的饮食里不会再有蛆虫出现了,甚至偶尔还会有本圣贤书陶冶情操。

    解缙期待的搓搓手:“吕大人,您这次还是来送书的吗?上次那本扬雄先生的著作我已能倒背如流,不知这次又是哪位大儒的著作?”

    吕朝阳沉吟道:“解学士,这次我送的是陛下的旨意,让我打您二十大板。”

    解缙傻眼了:“又来?没完了?”

    怎么皇帝陛下一想起我解缙,就是要打我板子?

    你特么要我命可以直说,但请你不要折磨我!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