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 朕送你一顶白帽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2章 朕送你一顶白帽子 (第2/3页)

儿臣三万兵马,儿臣还给父皇三个省的疆域,如何?”

    朱棣:“!!!”

    老爷子这次算是听明白了,祁王这哪里是打算讨伐倭国啊,这小子是打算把东北全境彻底打服,将明面上臣服于大明,实则暗藏祸心的建州女真以及朝鲜全都灭国建省,然后再灭了倭国!

    然而朱棣听完之后,不仅没有因为祁王的野心勃勃而忌惮,反而非常认同祁王所言,心中有些跃跃欲试的感觉。

    祁王类朕!

    朱棣从来都不是守成之主,他是开创盛世的帝王,他要做的事是驱除外敌,开疆扩土!

    即使年过五旬,他依旧有着少年般的狂热,与青年时不同,如今的朱棣在权谋和军事上的思维历经时间磨砺愈发炉火纯青,不仅没有削减,反而更加蓬勃!

    但朱棣的心中,还是有一些芥蒂的:“太祖高皇帝曾在《皇明祖训》有言,将朝鲜、倭国在内的十五个国家,列入不征之国的行列,汝若讨伐,岂不是忤逆祖训?”

    朱元璋认为盲目对外扩张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持续的战争加剧了百姓的负担,造成国家内部动荡不安。基于这些考虑,他主张海外国家“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

    《皇明祖训》明确提出:“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他不足以供戎,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自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

    朱高燨笑道:“父皇可曾听闻唐朝宰相房玄龄是如何看待高丽,也就是如今的朝鲜的吗?”

    朱棣挠了挠头:“你说。”

    这小畜生,不知道老子书读的少吗!

    朱高燨平静的说道:“谓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彼高丽者,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古来以鱼鳖畜之,宜从阔略。若必欲绝其种类,恐兽穷则搏。且陛下每决一死囚,必令三覆五奏,进素食、停音乐者,盖以人命所重,感动圣慈也。况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足以变动阴阳,感伤和气,实天下冤痛也。且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不得已而用之。向使高丽违失臣节,陛下诛之可也;侵扰百姓,而陛下灭之可也;久长能为中国患,而陛下除之可也。有一于此,虽日杀万夫,不足为愧。”

    说完,朱高燨慷锵有力的喝道:“高丽,当伐之!”

    朱棣虎躯一震,虽然没太听懂,但表示自己大受震撼。

    可汉人用兵,是需要借……呸,是需要名正言顺的,房玄龄的这段话,只能说服皇帝的决心,但是不能用来作为出名的理(jie)由(kou)。

    于是,朱高燨理直气壮的说道:“高丽国自古以来便是我汉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对朝鲜用兵怎么能叫入侵呢,这叫关上门儿来和自家儿子‘友好’交流!”

    朱棣又试探的问道:“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