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七章:三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百一十七章:三十年 (第3/3页)

,弄出了羊毛衣,就可让边郡士卒解决御寒问题。

    “还是要早点将棉花弄到手啊,该劝皇帝派商队去西域贸易和探路了。”

    赵佗记得中国的棉花就是分别从北边的西域,和南边的身毒两地传进来的。

    身毒太远了,赵佗并不想沾惹,还是西域合算,而且这地方本来也在大秦未来的攻取计划上。

    对于赵佗上书派遣商队前去西域探路的事情,始皇帝当场允诺,此事顺利施行下去。

    除了金属冶炼推广和纺织技术改造外,赵佗在这一年干的第三件事,就是将从楚地收拢来的优质甘蔗进行研究,成功弄出了红糖。

    起因是他家的儿子长大了,正是爱吃零食的年纪。

    然后赵佗发现这年头零食很匮乏,能吃的甜品只有饴糖和蜂蜜之类,他很自然就联想到了榨糖上。

    “红糖在这年代可是奢侈品啊,记得前世,还有人靠此发家敛财呢。”

    赵佗在府中看着自家儿子开心的舔着手里的褐色糖块。

    他心中思虑,这玩意儿可是有大用的。

    六国城的诸侯贵族手里,掌握着大量财富,之前始皇帝强征过一两次赋税,他们不敢反抗,但私下里怨声载道。

    赵佗觉得没必要凡事都用武力去镇压,有时候糖衣炮弹更加的好使。

    用一些手段让六国贵族腐化,心甘情愿交出手里的钱财,岂不更好。

    这红糖,就是一个先驱。

    除了六国贵族外,正要出发前往西域的商队,也刚好可用这些体积小又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去探路,从西域人,甚至更西边的大宛、安息等地方换取好东西,打开一条宽阔的商路来。

    “日后或可称为丝糖之路!”

    想到此处,赵佗脸上笑容更盛,感觉整个世界正在被自己慢慢的改造。

    在这样充实的工作生活下,时间一晃到了第二年。

    秦始皇三十年就这样过去了。

    这一年,天下无大事发生。

    没有新的战争,没有新的大工程,秦国各郡县都将重心转移到农业生产上。

    随着直道和驰道的竣工,被徭役和兵役压迫了数年的天下黔首,终于好好的喘了一口气。

    突然想起赵佗长女和扶苏长子还没起名字,诸位可有好名字推荐?

    扶苏的儿子叫什么,好头疼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