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六十四章:屯田之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六十四章:屯田之所 (第2/3页)

奴,保全秦人实力的用法。

    赵佗吩咐完之后,便不再管这事情,让陈平来全权操办这件事情。

    他如今身处高位,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不必事事都要自己干。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例子,赵佗前世可是常常听说。

    他可不想学诸葛亮那样的工作方式,最后积劳成疾,来一个过劳死,那可就不好了。

    另一个原因,则是赵佗要培养人才。

    陈平这一路上的表现算是可圈可点,不时能想出一些有用的计策,是个不错的谋士。

    但让赵佗不满意的,就是陈平还年轻,尚缺少一些实操经验,一些想法只能留存在理论上。

    所以他让陈平来做这件事,其实是对陈平的一种锻炼。

    有秦军主力压阵,收编月氏人为骑兵的难度非常小,正适合让陈平这种政务新手来适应。

    然后由浅入深,慢慢去做一些更高难度的事情。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将贵霜翕侯扔给陈平后,赵佗就带着郭青、郦食其等人继续前行。

    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事将领,赵佗到了贺兰山这种军争要地后,自然是要亲身探查此处的地理环境。

    “这里就是后世的银川所在啊。”

    赵佗带着众亲卫纵马前奔,举目四望,果真是一马平川,乃是上好的畜牧之所。

    抬头远看,在那遥远的地平线尽头,还有一条大河滚滚奔涌,灌溉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赵佗下马,踩在满是青草的地上,弯腰伸手,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

    “上将军,此处土壤肥沃,除了放牧牲畜外,还可以用来耕种,我看在这里种田,一年下来,收成应该会不错。”

    郦食其走过来,低声说着。

    他在贺兰的这段时间,已经仔细查探过附近的情况,发现这片土地的肥沃有些出乎想象。

    “嗯,如果开渠引水,可以在这里种稻,当成为塞外粮仓。”

    赵佗轻轻点头,眼中有光芒闪烁。

    这就是他为什么建议皇帝优先北伐的原因之一。

    这片位于贺兰山附近的平原,不仅是优良的牧场,更是上好的水稻种植区。

    他前世曾在某宝网购过宁夏大米,号称是“黄河浇灌,塞上优米”,口感十分不错。

    如果赵佗没记错,历史上好几个朝代,都曾往这里移民实边,实行军屯。

    到了明朝,更是“徙五方之人实之”,设宁夏五卫,以屯田为主。

    明成祖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