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三九章 擅离职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三九章 擅离职守 (第2/3页)

家安静,随后道:

    “契苾歌楞身边有个军师,颇受倚重,名崔禛,出身清河崔氏,原是宇文忻幕僚,这个人心向中原,或可一用,诸位谁与此人有旧?”

    所有人的目光第一时间看向了光禄寺少卿宇文颖,宇文颖瞬间头大。

    崔禛是杞国公宇文忻的幕僚,而宇文忻在家里排行老二,老大叫宇文善,是许国公,老三就是工部尚书宇文恺了。

    而光禄寺少卿宇文颖是老大宇文善的长子。

    “臣与崔禛毫无瓜葛,太子明鉴,”宇文颖赶忙道。

    杨雄忍不住笑道:“没说你跟他有瓜葛,只问是否相熟,你二叔的事情,都是陈年旧事了,咱们今天议的是正事。”

    宇文颖道:“并不相熟,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甚至都未曾谋面。”

    他这是胡说八道呢,他爹是老大,老二那边的幕僚都有谁,身为长子的宇文颖一清二楚,而且他与崔禛关系还不错,当年崔禛出逃,他爹宇文善还是出了力的。

    但眼下这种事情,他肯定不会认,况且明摆着,谁跟崔禛熟,谁就会被派出去与崔禛联络,我特么才不去。

    于是宇文颖道:“你们别看我啊,人家是清河崔家的,难道不应该从他的族内选人吗?”

    这话一出,压力瞬间来到了崔君绰、崔君肃兄弟俩身上,两人下意识对视一眼,还是崔君肃站出来道:

    “此人幺弟崔仪,眼下在晋阳担任录事,或可由他出使铁勒,劝其兄长合谋此事。”

    杨铭点头道:“这件事要是办好,孤让他来京师做官,吏部立即派发文书,召此人进京。”

    崔君肃眼下就是吏部最大的官,闻言领命退下。

    等到朝会散去,杨铭没有走,杨铭好奇道:

    “怎么?观王有什么事情?”

    杨雄点了点头,凑过来小声道:“昨晚韦圆照的妻子杨氏,过世了。”

    韦圆照,是韦总的儿子,斛斯政的舅舅,他的老婆,叫杨静徽,是杨勇的庶女,韦圆照受妻子牵连,被贬为庶人,不得入仕为官。

    杨铭叹息道:“她今年多大了?”

    “才二十八,”杨雄也叹息道:“想是打击太大,积忧成疾所致,终究是皇家血脉,虽被贬为庶人,但其身后事,咱们是不是也该打发一二。”

    杨铭对杨静徽印象很深,终究是堂姐,幼时是有交往的,两人之间并无矛盾。

    于是他将李百药喊来,以太子名义写一篇悼文,送到韦圆照家里,并备祭品,以示哀悼。

    等到杨雄走后,杨铭独自坐在大殿沉思。

    其实他一直以来都觉得,隋朝之亡,除杨广自身过于暴虐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那就是宗室凋敝。

    老杨家没人啊。

    偏偏眼下的老爹,并没有重用宗亲,反而有些疏远,宗室在隋末无法掌权,也是大隋迅速被各路起义军瓦解的重要原因。

    真心保杨家国祚的,还得靠姓杨的。

    于是杨铭几番思量之后,决定写信给自己老爹,奏请杨俊的儿子杨浩,返京就任右屯卫大将军。

    杨俊死的早,跟杨广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