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二章 寻找灵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二章 寻找灵感 (第3/3页)

   校尉严九和参事吴州是问题最大的,至于总旗吕陶,则是摸鱼人,知道某些事情但不愿意说参与进去。

    梅摘星和武悼联手演的这出戏效果非常好。

    到目前为止,梅摘星私底下查的事情都是没有什么有用的,倒是武悼那边,说着是在家里闭关,但过他手的某些申请,那可是一封接着一封啊,这人一旦失了警惕,那么在用词上就容易出现疏漏。

    武悼也不藏着掖着。

    你们只要敢申请,那我武某人的官印就敢盖!

    …………

    …………

    武悼出关了。

    虽然说他的闭关是有够敷衍,但他也不是闭死关,对外的宣称也是武道上略有所得,所以就出关了。而事实上,武悼还是没有能够顺利的解决自己在心神法相上的问题,总这样憋着迟早会憋出戾气来,于是乎他选择了出来走走。

    听听书,看看报,喝喝茶。

    只是稍微改头换面一下。

    在白司鱼的打扮下,武悼的形象就妥妥的一个从外地来浦海游学的学子,身着绸衣摇着扇子,到一些高等书院附近的酒馆茶肆闲聊。

    诸夏是有汉唐之风的。

    女性上虽然是有束缚,但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她们外出抛头露面也不是什么事,毕竟你再好的圣人理论,也得向繁华经济低头不是么。

    在高等书院附近的茶肆闲聊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识字的人多。

    像是什么报纸啊,官文啊,都不需要有人专门来读报,没有大嗓门噪音的直接攻击,环境上也是更有书卷气。虽然说诸夏尚武,但现如今是文武不分家,生产力发展的这么蓬勃,人们更加推崇文武双全。

    对于武悼来说。

    他非常享受这样的环境。

    特别是能够从这些大学生的口中得到一些国外的消息。

    诸夏的报纸可没有什么国外版块,因为不会有任何一家报纸浪费时间去介绍那些正在被殴打的蛮夷,除非是哪里已经被教化的差不多了,急需人口过去进行更深入的教化,才会联合报纸与人牙司宣传。

    但武悼想了解的还是各路蛮夷,特别是新伊甸那边的情况。

    那天他在突破的时候。

    觉得遥远的东边好像有什么刁民想害他。

    所以就对这方面留意。

    除此之外武悼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参与到热门话题的辩论当中去,说白了就是借机键政。不过批评政务,抨击不公是诸夏非常流行的一种儒生文化,他们在茶肆里口嗨倒也不用担心会突然有人过来请他们去喝茶。

    真正恐怖的那些狂生。

    那可是真的命都不要了,到街上声嘶力竭的大喊,然后人多了,还会聚集起来去冲击官府。

    南都就有一个不怕死的狂生。

    自从灵气复苏以来,已经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庙堂前连续对党派、民生、格物、教化、世家等问题口出狂言,骂的朝堂诸公面红耳赤,并且他还没有死,这在儒生的圈子中简直是成了标杆人物!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