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太子的急迫感(求追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章 太子的急迫感(求追读) (第2/3页)

棣靖难成功了,也是死活不认错,气的朱棣直接革去他的俸禄和爵位,并将其禁锢。

    果然,当朱标将倭寇描述的很恐怖后,徐辉祖的脸色变了,立马道:“殿下教训的是,无论敌人是谁,都不能轻视!”

    朱标微侧过头,对李忠说道:“听闻靖海侯吴祯来京城向父皇汇报工作了,等他见完父皇后,迅速来孤。这一次抗倭行动,由孤全权负责了。”

    李忠领了命令,跑回了皇宫。

    朱标挥退了徐辉祖,一个人微眯着眼睛靠在椅子上休憩。

    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感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这倭乱不及时平定的话,老朱就会逐步开始海禁。

    大明的海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

    一开始,老朱是逐步取消沿海各地的市舶司。

    他先是罢“太仓黄渡市舶司”,然后过几年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

    然而老朱并不满足,又过了几年后,还发布了史上最严的禁海令“片帆不得下海”,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算是彻底取缔了海外贸易。

    从今往后,大明和海外的交流,只能通过朝贡贸易。

    通俗地讲,私营经济被彻底取消,完全由国营经济接管。

    后来的郑和下西洋,朱棣干脆把获得的收益通通纳入他个人的內帑。

    站在江南那帮士绅富豪的角度,那肯定是恨得咬牙切齿,毕竟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你朱棣强势,我们先忍着,可你的子子孙孙当了皇帝后,总归能找到突破口的。

    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皇帝仅仅是发号施令的,而执行命令总归需要底下的官员去执行。

    这海贸国营的效率,朱标不用猜便一清二楚。

    官员们拿着的是固定俸禄,看着海贸财富大量涌入皇帝的私库里,这干活哪有劲头,久而久之各种心思便活络了起来。

    这种暴利,足以让任何人铤而走险,何况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