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六章 施粥救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九十六章 施粥救济 (第1/3页)

    寿春县城北边十几里,有一座八公山。八公山是寿县城北诸山中之一山,向为名胜之地。

    八公山名,起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八公在此学道成仙的神话故事。

    《水经注》:“淮南王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养方术之徒数千人,皆为俊异焉。多神仙秘法鸿宝之道。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住衰之术,未敢以闻。

    八公咸变为童,王甚敬之。八士并能炼金化丹,出入无间,乃与安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者,俱得上升。

    其取升之处,践有石陷,人马迹存焉。故山即以八公为目。”

    由此神话,又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八公山遂扬名于世。

    至晋在此展开的“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大举南侵,谢安委谢玄为前锋都督,以八万兵力击败号称百万的秦兵,成为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战。

    苻坚、苻融登寿阳城望八公山草木皆类人形,疑为晋兵,败逃时听风声鹤唳,亦以为晋追兵,遂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语,八公山更名闻天下。

    这八公山上,有西汉淮南王刘安修建的王宫,只不过年久失修,如今已经有些破败了,经过时间的流逝,王宫也变成了道观,只有十余人的道士居住其中。

    袁耀让太史慈暂时接管了道观,在此地进行施粥赈灾之用,那些道士倒是十分乐意。

    毕竟这是有功德的事情,道观里的道士们自然支持,他们不仅支持,还分出人手来帮助修建粥棚,搭建临时的木屋。

    而袁耀经过两日的转悠,在这八公山附近逛了个遍,却并未找到他想要的石炭。

    正当袁耀有几分沮丧的时候,他灵机一动,想到袁术一开始跟他说过,有铁匠已经采用石炭进行锻造,便在寿春找到了一个铁匠工坊。

    却正好看见这铁匠工坊里面,那炉子里燃烧的,正是烧的火红的煤炭。

    见到此物,袁耀当即大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