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新仇旧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 新仇旧恨 (第2/3页)

周伟良老师说过的英语单词,一共只有四个,除了上面的两个招呼语,还有“Yes”和“No”。

    说“Yes”的时候,大点其头;说“No”的时候却不是摇头,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在人家眼前左右摇晃。

    这天,周伟良在村里使尽浑身解数,说完了曾经练习无数遍普通话和英语,收获却不大。毕竟那是农忙时节,没几个村姑会无聊到在巷子里瞎转悠。

    直到夜幕降临,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学校。

    周伟良走到村口,突然冒出几个黑衣人,用蛇皮袋子往其头上一罩,接着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有坏蛋用板砖在其头上拍了三下,还有力大无穷者,用棍子在他胸腹间猛捅了无数回。

    袭击者还算是比较厚道,周伟良手脚完好,不但没残,事后还能连奔带跑回到学校。清点战场,脑袋两个口子一共缝了十五针,胸前肋骨断了两根。

    周伟良带着哭腔报了警。

    此事惊动了公安局和教育局,前者发誓严惩真凶,后者在媒体面前大发感慨,不外乎世风日下,人心浇漓,居然连老师都打,叫人情何以堪。

    但是,两部门调查来调查去,无奈地发现,案件只有受害人和作案地点,找不到犯罪嫌疑人。

    周伟良自己甚至连作案工具都说不清楚,一会认为是板砖,一会又觉得似乎是块顽石;一开始信誓旦旦称人家手里拿着木棍,转头又改口说不对,应该是铁棍,否则他的肋骨没那么容易断。

    可在作案现场,这几样东西都没找到。

    此案最终不了了之,成为方圆十里至今未解的最大谜案。

    后来人们对此案有过各种传言和猜测,其一是认为这场袭击与汤山有关,动机就是复仇。

    但这个说法并未被警方采信,毕竟那时的汤山,只不过一个七岁的孩子,腿脚尚未完全复原呢,直接参与绝无可能;要说他自己不出面,却纠集这么多个成年人替他复仇,更是无稽之谈,谁能相信他有这份号召力?

    当然了,孩子没本事出手,汤山他爹却具备作案的动机和能力。但这一点也被警方推翻了,因为汤山他爹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据:事发之时,有目击者称,他在自家后院里醉得一塌糊涂。

    另一个说法更为可信。周伟良常在村里调戏村姑,惹怒了人家的老公,男友,或者未成年少女的爹,这些人自动自发地组织起来,策划了一次完美的袭击行动。

    无论如何,此案成了周伟良人生的转折点。这年暑假过后,他辞去了教职,回到城里,没再去找正经的工作。

    周伟良以东城为根据地,开始了街头拼杀的生涯。凭着当过兵的体魄,再加上做过老师的智慧,短短一年时间里,他便开始暂露头角。

    当年枫林镇最著名的一场械斗,到现在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械斗发生在深夜,械斗的一方是十几个着装统一的年轻人,每人手上一根铁棍,出手全是专业招式,连走路的步伐都是那么整齐。这十几个人,直把对方三四十人打得哭爹叫娘。

    一夜之间,枫林镇的江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