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章 荀彧荐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章 荀彧荐才 (第3/3页)

最多资源的支系并非郭嘉这一支。

    而且关键的一点事,这孩子不喜读经,反倒是研究旁门左道研究的比较多。

    这在颍川诸长看来,就属于有点不务正业了。

    当时,对郭嘉比较看重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荀彧,一个郭嘉的同宗郭图。

    时过境迁,荀彧来河北也有几年时间了,他掐着手指头算算觉得郭嘉应该是成人了。

    根据荀彧对郭嘉的了解,郭嘉这个人不是那么教条,让他来河北入幕,他应该不会拒绝。

    但关键是,得是那孩子跟刘俭能看对眼。

    荀彧在几个月前,已经亲自写书信送往颍川阳翟交付郭嘉,请他及冠之后来河北相助刘俭。

    郭嘉也确实是给荀彧回了信,不过信中之意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荀彧明白,这孩子并非待价而沽,只是他主意正,而且对自己非常有自信!

    当年郭嘉岁数比较小的时候,荀彧就能感觉出来,这小子的眼光不是一般的高,在他看来这小子就算是宁肯不出仕,也一定要找到合自己脾气的主公。

    虽然荀彧也不敢肯定刘俭到底算不算是合郭嘉脾气的主公,但是荀彧自认为他这个主公与其他的人不太一样。

    自己的主公若是都收不服郭嘉了,那别人更白扯。

    相比于刘俭与郭嘉是否契合,荀彧其实更担心的是这孩子现在到底有没有成长起来。

    虽然荀彧知道郭嘉很聪明机敏,与寻常的士人大有不同,但是荀彧自打到了河北之后,也有好几年没见过这小子了。

    毕竟当年刚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个未及冠的少年。

    这长大以后到底长没长歪呀?

    郭嘉如今到底成长到何种程度,荀彧也吃不准。

    其实,将郭嘉推荐给刘俭这件事,荀彧心中也有点儿顾忌,生怕自己推荐了一个酒囊饭袋之徒,入不了刘俭的法眼,回头郭嘉自己难堪,自己也丢了面子。

    但是颍川现在已经成名的士人,荀彧一时半刻很难招揽到河北的。

    所以在给郭嘉写过书信之后,荀彧也急忙给刘俭写了书信,向正在司州打仗的刘俭细陈此事。

    其实,依照荀彧的想法,刘俭未必会对郭嘉有多大的想法,自己这次的撮合或许起不到什么作用。

    不过,身为幽州的治理者,同时也是刘俭安排在北方最信任的人,荀彧觉得他一定要为刘俭的人事组织架构尽一份力。

    可事实上,刘俭却对郭嘉这个人非常的感兴趣。

    在收到了荀彧书信的第一时间里,刘俭就针对这件事儿开始了行动。

    当然,虽然有荀彧的书信作为前提,但有些事儿也不能操之过急,这点刘俭很清楚。

    刘俭先让国渊派出大量的探子前往豫州,将有关郭嘉的事情打探清楚。

    待知道郭嘉的为人和他目下的行踪之后,刘俭再制定如何与郭嘉进行切实的沟通。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