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五章 抽卡的乐趣所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五章 抽卡的乐趣所在 (第2/3页)

抽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现在还是上课时间,小卖部内冷冷清清,老板正坐在柜台前听收音机。

    没多久,下课铃响起。

    很快,孩子们成群涌出校门,一溜烟跑向小卖铺。

    中年老板脸上堆满笑容,赶忙起身冲这群学生嚷道:“你们看见外边贴的红纸没有,新到的六只松鼠瓜子,好吃又便宜,五毛钱一包(三两)。而且里边有奖,奖品很多,还有《水浒传》任务卡片……”

    对方没有说谎。

    为尽快能够在秦安市打开局面,王满银可是花了大本钱的。

    他特意手动调高这批炒货的中奖率,基本每五包就有一包可以抽到奖,算下来不挣钱,堪堪保本。

    没办法,现在最主要是提高品牌知名度,中奖率肯定要设高一些。等后期稳定下来,可以再慢慢降低的。

    至于黄原市那边,市场已经稳定,中奖率自然不需要那么高,只有十分之一的样子。

    不少孩子听到老板的话,纷纷从口袋里掏钱买炒货。

    王满银甚至看到有孩子直接拿出五块钱。

    短短几年时间,城里有钱人已经迅速多起来,连零花钱都一元以上了。对比现在的农村,还有人家连吃盐紧张呢。

    这些孩子买了瓜子后,根本没有返回学校,而是在原地拆开。

    一个小胖从里边掏出卡变,立刻大声念到:“浪里白条张顺,江州人氏,早年与哥哥同霸浔阳江,梁山聚义时排第三十位……”

    随后,几个孩子也兴致勃勃念起来。

    “我的是浪子燕青……”

    “我这个不是《水浒传》里边的人物,而是松鼠卡,能够兑换瓜子一包!老板,给我再来一包!”

    他们的举动,又引得周围其他孩子围观。

    不得不说,这种新出现的集卡游戏,对孩子们有着莫大吸引力。

    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小卖铺门前变得热闹非凡,三四十个孩子都聚在那里看拆卡。

    老板全程笑的合不拢嘴。

    这批卡片有二十五位梁山好汉。因为第一天,几乎每张都不一样。更极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王满银粗略统计了一下,短短一个下课时间,眼前这家小卖铺竟然卖出二十多包“六只松鼠”炒货,其中以五香瓜子居多。

    等第二节下课时,关于六只松鼠抽卡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校园。

    没两分钟,就有一大群孩子蜂拥着跑出校门。小卖铺更被围的水泄不通,一个下课最少又售出五十包。

    按一包两毛钱利润,一上午差不多能挣十五块钱。

    绝对赚翻了。

    看到老板挣钱,王满银心里更高兴。

    接下来,他又骑着自行车赶往附近一所中学。

    中学校园规定比小学要严格一点,下课不允许学生们随意外出,外人也不得随意进入。不过为了方便学生们购物,里边同样开设有小卖铺。

    这规定难不倒王满银。

    他给大爷递了根烟,说有事找自家孩子,便轻易进入其中。

    现在是上课时间,第二家小卖铺同样生意冷清。但王满银进入店里,还是看到一旁地上堆积着很多已经拆开的六只松鼠塑料包装袋。

    应该是老板专门捡回来的,毕竟现在塑料袋也可以卖钱。

    守店的是一个老太太,脸上写满精明。

    看到王满银,她立刻出声问道:“后生,你想买什么?”

    “你好,大娘,我是六只松鼠工厂的销售员。今天是我们厂生产出的炒货第一次在秦安市各代销点销售。所以我想调查一下具体情况,不知道你这里卖的怎么样?”

    为了方便接下来的交谈,王满银直接给自己加了个身份。

    “你就是那个六只松鼠的……这个瓜子太好了。我们刚才卖出六十多包,我男人又去进货了……”老太太得开口回答,根本没有想过要查看王满银的证件。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一个老头骑着自行车返回,后边驮着满满一蛇皮袋,装的正是六只松鼠炒货。

    得知王满银的身份后,老头同样很热情。

    等王满银重新返回任长华那里,远远就见批发部门口停了一长溜自行车,全部是过来进货的。

    这会儿任长华忙的热火朝天,连带他父母也在帮忙收钱点货。

    看对方忙的脚不沾地,王满银主动过去帮忙。

    直到中午将客人全部送走,几人才松了口气。

    “王大哥,你家的‘六只松鼠’炒货实在太火了!单单这一上午,就卖出六千多包。现在刚开始,我估计下午来进货的人更多。三万斤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