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一章 存钱有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三百一十一章 存钱有奖 (第1/3页)

    第一届春晚舞台非常简陋,并没有绚丽多彩的灯光舞美,连演员们也没有专业的演出服装,基本是自带的。

    不过即使王满银用后世挑剔的眼光看,仍然觉得这些节目很有意思。

    尤其刘奶奶,现在不到三十岁,正处于一个女人最巅峰期,颜值相当耐打的。她一出场,当即引得罐子村不少小伙子眼睛直了。

    只能说在欣赏美丽事物方面,不管现在还是后世,男人们的眼光出奇一致。

    另外给王满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景愚表演的小品《吃鸡》,堪称经典。老先生那夸张的动作,一看就知道很有生活经验。

    现在国内大型养鸡场很少,人们从市场上购买的基本是柴鸡。这玩意儿虽然肉香,但是由于养殖时间太长,所以肉质特别劲道。

    如果柴鸡肉炖时间太短,吃到嘴里很难嚼烂,特别费牙口。尤其鸡皮,一扯能拽十几厘米长。

    等春晚结束,已经快一点了。

    很多碎娃早坐在凳子上打盹,最后由各家大人背着回家。

    别说孩子们,连王满银也有些犯困。

    返回窑洞,他洗过脚,陪着兰花聊了几句就早早睡去。

    不知过多长时间,又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醒。听声音,像毛蛋家传来的。

    王满银看了下表,已经六点半了。他索性穿好衣服,开始在家摆供馍。

    供馍是兰花特意做的。馍盘用白面发酵而成,馍顶带着硬面堆塑的花鸟,看上去非常好看,不过却非常费事。

    早几年过年简简单单,诸神让路……现在人们愈发讲究起来。

    在婆姨的交代下,王满银只能照做。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送灶君,接着还有土地爷、龙王爷、仓库爷等等,家宅六神祭了个遍。

    另外自家做着生意,兰花还从街上请了张财神赵公明……

    这会儿祭的是天地神,里外都要摆上供品。

    磕头、燃香表,然后在外边燃放鞭炮……

    从王满银摆供品开始,王涛就眼巴眼望等着捡炮。

    这家伙昨晚已经得了交代,看着父亲忙乎,却没敢瞎吭声。

    王磊现在上初中,到底懂事一些,根本没有出来捡炮。

    天亮,兰花起床煮饺子,接着给孩子们压岁钱。一人一块钱,主要怕三个孩子去村里显摆。

    等吃过饭,王满银进村拜年。

    初二,王满囤领秧歌队挨家挨户串门子……

    初八,毛蛋结婚,王满银和兰花过去帮忙。

    初十,王延强家王来喜娶婆姨。

    再接着是赖包子……

    早些年还有‘正月不结婚’的说法,不过现在新社会新气象,什么都在人们嘴里讲的。

    说起来,毛蛋他们这一茬年轻人基本是六零年后出生,家家都有几个孩子。近两年恰好到结婚年龄,换成其他村子,估计父母该头疼了。

    不过罐子村不同。它早些年被评为原西县先进村,原本就名声在外。现在更出了个王满银,名头愈发响亮。

    所以现在村里年轻人在婚恋市场非常吃香,连媒婆介绍时都会说:

    “人家是罐子村的,家里条件能差?”

    “没错,就是咱们石圪节乡冒尖户王满银同村的,现在在作坊里工作,一个月能拿六十多块……”

    现在村里适龄年轻人大都订婚了。

    从进入腊月开始,罐子村办喜事的唢呐声就没停过。

    算上小舅子孙少平和田晓霞的婚事,这一个多月,王满银两口子总共参加了十场。

    另外过了十五,孙玉亭家大女儿孙卫红和金强结婚。

    他们两口子同样要参加的。

    提起孙卫红和金强,两人真把生米做成熟饭了。得知女儿怀孕,孙玉亭像是脑袋被敲了一闷棍,最后只能无奈点头,张罗着早些给两人把婚礼办了。

    为此,他还腆着脸找过来,想让女婿来作坊上班。

    王满银早有此意,自然点头答应下来。

    当然对他来说,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有更多事情要忙碌。

    1984年,“创业”、“下海”成为热词。连报纸上也喊出新的口号: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这一年,更被称为“国内企业元年”。后世很多大名鼎鼎的企业,比如联想、万科、健力宝、南德、科隆等等,都在这一年诞生。

    比起那些牛人,王满银折腾的动静真有点太小了。

    去年忙乎一年,挣了不过六万多块钱。

    不过他心中始终有着自己的节奏,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没打算一口吃个胖子。

    王满银已经定下一个小目标:争取用一年时间,让自家炒货销遍全省。

    他和兰花商量定后,开始新一轮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