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干劲儿十足 (第2/3页)
现在,王满银更想继续朝前走下去,看看自己能力的极限到底在什么地方。
这就好像登山,既然已经找到抵达山顶的台阶,何不一路上去,看看山顶最美的风景呢?不枉在这方世界走一遭。
现在属于最好的创业时代,乾坤未定,各路草莽都是黑马。
哪怕最普通的农民,只要敢想敢干,都可能混出一个名堂来。
换做后世,王满银就算有无数个想法,也只能是想法。
看着丈夫意气风发的样子,兰花只说几个字。
“满银,放手去做吧,我陪伱!”
从嫁给这个男人开始,自己头顶就多了一片天。男人想做什么,一路陪下去就是。
有艾叶烟熏,王满银两口子倒睡了个安稳觉。
早上起床,神清气爽。
见效果如此出众,王满银当即决定以后每天晚上点一捆艾草,反正空间里多的是。
他还打算在场畔边沿种上一圈,应该可以减少蚊虫滋生。
开门,王满银照例摇动手扶拖拉机。
伴随着突突的声响,哗啦啦的水流很快将水池注满。
现在王满银家用水量比较大,除了家人和禽畜日常用水外,还要浸泡几百斤瓜子原料,以及浇灌旁边的菜园子。
平均每天下来,最少需要两吨水。
不过抽水并不麻烦。
去年罐子村彻底实行包产到户后,二队所有集体财物都分掉了。
抽水机和手扶拖拉机也作价卖给个人。王延强和王满银两家各买了一套,花费七八百块钱,比买新的划算很多。
抽完水,王满银蹲在荷塘边刷牙。
入目荷叶田田,一片碧绿,其上还有几只蜻蜓不断翻飞着。
池水中,一群小鱼听到岸上有动静,立刻惊慌失措游进荷叶深处。
话说当初修建这处荷塘,王满银纯粹想当个风景,所以面积并不算大。
结果莲藕长势很好,每年差不多能挖三四百斤。除了他们自家吃外,还会给老岳父家送。
荷塘里边都是些鲫鱼泥鳅之类的小个体鱼。主要莲藕茎秆有刺,会划伤大鱼鳞甲。至于大块头的鲤鱼和草鱼,则养在旁边另一个水池里。
有两处养鱼水塘,王满银隔段时间也能从空间里弄些鱼吃。
吃过饭,他去小作坊转悠一圈,又拐道村里找王满囤。
“满银,你不是开玩笑?”听对方说明来意,王满囤很惊讶。他昨天开完会,还在为承包荒山的事儿发愁。
没想到刚过一晚上,就发生变化。
“嗯,”王满银点头说出想法,“我家炒制五香瓜子每天需要不少花椒,正好承包荒山多种一些。缺水的话,到时候打个水井,再拉土……”
“好家伙,也就你家有那么大本钱折腾……行,村里没啥意见,你自己考虑清楚就行。再等一个星期,如果没有其他人愿意承包的话,直接签合同。”王满囤口中回答着,心里啧啧不已。
照王满银这种改造方法,的确能把荒山变成绿山。不过最少要往里边投入大几万块,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随即,他再次提起二队选新队长的事情,希望王满银能够改变主意。
对此,王满银干脆利索拒绝。
“你这个怂货,咋不明白里边的弯弯道道……当队长不是目的,关键以后能往上升。只要做出成绩,过几年可以接替我的位置。”王满囤道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现在村支书虽然不像早些年那样一言九鼎,但大小也算个官儿,在村里还是有一定行市的。罐子村男人绝大部分都姓王,不过也要讲究个远近亲疏。
站在王满囤的位置,自然想选个亲近的人接班。
王满囤是家里老二,弟兄四个。老大是王满仓,今年六十多岁了。老三名叫王满窑,在城里当工人,身份精贵着呢,自然不可能回村担任支书。
至于最小的弟弟王满军,这人纯粹是“狗肉上不了席面”。除了好喝酒外,啥能耐也没有,遇到事情就会瞎咋呼。当初他好不容易担任一队队长,结果还让人给弄下去了。
自家没有合适的人手,王满囤只能从门上叔伯弟兄里边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