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六章 简单买套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六章 简单买套房 (第3/3页)

花什么钱。当然做一扇门窗要一百多块钱。箍砖窑的话,一孔差不多三四百块钱。

    黄原城她虽然去过,但对那里房子的价钱不了解。

    “看房子大小,估计三五千块钱。”

    “那王磊他们咋办?晚上谁照看家里,留三个孩子我可不放心。还有炒瓜子的事儿,谁招呼着?”兰花又问了关键问题。

    他们两口子一去最少要两天,家里三个孩子总不能自己做饭吃。

    另外,晚上安全也是大事儿。自家万元户的名声,已经传遍整个原西县了。

    “让咱爸咱妈过来帮着照看几天,有大黄它们看门,不会出什么情况。炒瓜子的事情,由毛蛋他们招呼着。”对于自家的情况,王满银早考虑清楚。

    “那……行吧。”兰花点头答应下来。外边的大事儿,向来是丈夫做主。见对方打定主意,她没有准备再反对,只是默默支持就行。

    “对了,买房这事儿先别告诉其他人。”王满银想了想,叮嘱一句。

    在黄原城买房绝对算大新闻,就怕传出去闹得沸沸扬扬。

    下午,两口子把所有事情安顿好。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便乘坐公共汽车赶往县城,之后又奔向黄原城。

    因为带着钱,兰花一路提心吊胆。

    好在,没什么意外情况。

    在人情来往这方面,王满银向来很讲究。来到董刚家时,他照例送上风干鸡和风干兔,外加二十斤糜子面。自家产的东西,不值什么钱,却是个心意。

    知道王满银今天过来,董刚早早让婆姨在家做好饭。

    这几年,王满银和兰花来过几次黄原城,双方已经熟悉了。

    寒暄几句,就开始吃饭。

    “满银,按照你的要求,我托人找的是临街。前后六间房,独院,随时能办理房契。”吃饭时,董刚简单介绍一下房屋的特点。

    “这房子听起来不错呀,为什么要卖?不会产生啥纠纷吧?”王满银有些惊讶问。

    现在不比后世,卖房子的人家很少。主要国人对祖上传下来基业,一般都比较重视。如果不是有什么事情,不会轻易卖掉。

    不过少不代表没有。

    事实上,早在七十年代末,私下的房屋买卖已经开始。对此,各地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现在没有房产证土地证啥的。人们进行买卖房屋都是找中证人做保,双方签合同,而后通过相关部门得到房契即可。

    真正统一样式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需要几年后才会出现。

    “放心吧,我给你打探清楚了,房屋肯定没问题。是返还的……老两口子的儿子前些年不在了,只有一个女儿嫁到秦安市。”讲到这里,董刚叹了口气。

    “他们退休后,准备去女儿那里生活。好像女儿生小孩落下什么病根,身体不太好,需要钱看病。我得到消息后特意确认一下,才急着给你打电话的。”

    对于所谓的“返还房屋”,王满银也有所了解。早些年因为种种原因,把私人房屋变成了公产。前两年发生变化,又开始陆续返还。

    “房主要价多少?”

    “两千五百块,搞搞价的话,估计还能少点。”

    “就这价吧,吃过饭我们先看房子,如果合适的话,直接定下来,到时候早点去街道办把房契弄好。”

    少一两百块钱,对王满银来说意义不大。

    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找到合适的房子不容易,他更怕错过机会。

    吃过饭,董刚就带着王满银两口子出门。

    路上他把情况介绍的很清楚,临街三间瓦房,对面是一家饭馆。距离黄原市电影院只有上百米的距离,地段也算优越,用来批发瓜子再合适不过了。

    到门前,董刚伸手敲了几下。

    很快,里边有人回应。

    院门打开,一个戴着眼镜的老人走出。对方头发花白,身穿中山装,看上去像是个知识分子。

    “周老爷子,我昨天来过,现在想带朋友再看看你家房子……”董刚笑着冲对方打招呼。

    “是你们买房……进来吧。”户主对董刚有印象,犹豫一下,闪身让开。

    王满银跟在进入院内,注意到老人行走时有些跛脚。

    这时,一个老太太闻声走出,冲他们打招呼。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